第525章 議政輔政(一)(第2/3頁)

眾人嘩然,皇太後不免也大吃一驚,眯著眼看著睿親王,這個似乎之前不聲不響的鐵帽子王,不用塞尚阿說話,朱學勤就大聲反駁,厲聲說道:“高宗實錄說的明明白白:

‘國初以來,設立議政王大臣,彼時因有議政處,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辦理。自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之後,皆系軍機大臣每日召對,承旨遵辦,而滿洲大學士尚書,向例俱兼議政虛銜,無應辦之事,殊屬有名無實。朕向來辦事,祇崇實政,所有議政空銜,著不必兼充,嗣後該部亦毋庸奏請。’毋庸奏請這四個字,睿親王您不會不懂吧!”

沈桂芬博聞強記,《高宗實錄》張口就來,“世易時移,未有一成不變之法。”睿親王不屑的看了一眼沈桂芬,“本朝之前,未有皇太後垂簾聽政,亦未有近支親王主持軍國大事!這可是都是本朝新創的,我只不過是舊事重提,把祖宗家法拿出來再論一論,如何不能使得?”

德長也不是白癡,這樣的話說的清清楚楚,是的,同治一朝新設政局之制度,實在是太多了,太後垂簾,親王秉政,外有總理衙門,內又有諸多部院新創,誰也不能用“之前沒有”這樣的制度指摘睿親王的不是,再者,“議政王大臣會議”原本在清朝初設的時候就有此制度,綿延近兩百年,看過《雍正王朝》都知道雍正皇帝的兄弟們就在這個會議上發難,要雍正皇帝好看,只是後來被怡親王給化解了,當然,之前的怡親王還在盛京吃沙子,怡親王這個鐵帽子王爵已經空缺了十三年。

“八王議政設立之初,太祖太宗時常要外出征戰,而國中未有內閣軍機處之設置,故此將理政大權托付諸王,代為管理,這是天恩浩蕩,將君上之權托付諸王。”文祥說道,“絕不是諸王應該所得之權,且自從軍機處設立以來,中樞之權已經有統率,國朝官制,從地方到中樞,從不入流的吏員到內閣大學士,管理嚴謹,並無八王議政之基礎。”文祥搖頭,“如今之國朝絕非當年,睿親王,你會錯意了。”

恭親王十分不悅,問睿親王,“這事兒是你一個人的意思呢?還是你們幾個一起的意思?”

“咳咳。”莊親王奕仁假意咳嗽一聲,慢慢走了出來,“恭王,這事兒雖然是睿親王的意思,但是我們幾個聽著,也沒什麽不妥的,今日趁著群臣都在,如何不議一番?”

莊親王莊王的地位在鐵帽子王中,一直是十分尷尬的。正如時人所說:“莊王……功績聲望遠在諸王之下,其必湊一世襲罔替之數。”而清初八家鐵帽子王中,只有莊親王非嫡妻所生,並且不配享太廟,其地位可見一斑。一般認為,高宗在確定八家的時候認為太宗脈下至少占據兩席,而太宗脈下除了肅王外,只剩下了莊王一家。這樣莊王才會進入世襲罔替的行列。話雖如此,雖然和其他七家相形見絀,但是莊王一門和其他恩封諸王比,實力還是稍強的,特別是八家鐵帽子王均為遠支,只有莊王改列近支,在關系上也與皇室更加接近,這在八家鐵帽子王中也是十分特殊的。奕仁素來都是和和氣氣的好老人,如今這樣一出來,殿內似乎起了別的變化,宗室那裏頓時似乎來了精神,接下去又有幾個親王國公等表示支持睿親王,只有禮親王世鐸沉悶不語,一時間,殿內似乎群情洶湧,大有立刻就要設置八王議政。

“八王議政,斷斷不可!”寶鋆大聲說道,他看到了恭親王鐵青的臉色,“若是重設議政王大臣會議,爾等豈不是有廢立君上之權?再者,如今軍機處如何處置?”

睿親王越過了寶鋆第一個問題,只是答第二個問題,“國朝之前都是由內閣處置朝政,世宗朝才設立軍機處直到如今,內閣都一直存到現在,軍機處日後不管事兒了,自然也能留下來!”

寶鋆為之氣結,隨即又大聲反駁,養心殿內鬧成了一團,“好了。”太後喝道,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皇帝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就急著爭權奪利了?皇帝可還在西暖閣裏頭看著你們呢!”

幾個膽小的大臣被太後幽幽的話語聲嚇得頸後的寒毛都豎了起來,太後看了幾眼宗室諸王,“六爺怎麽個意思?軍機處是怎麽個意思?你們來說說看。”

寶鋆聽出來了皇太後對於諸王的不喜,當然,這麽多年來把這些宗室養的肥肥的,就是為了把他們的權柄都叫出來,不然以吝嗇出名的雍正皇帝,和以刻薄寡恩出名的乾隆皇帝,不會拿了這麽多鐵帽子王出來封賞,同治朝以來,又大開海貿,興辦工商業,只要是識時務的宗室們都賺了個盆滿缽滿,沒想到還是這樣的不知足,巴巴的想著把八王議政重新恢復起來?皇太後第一個就是不許,恭親王想到這裏,心裏的大石落了下來,還是文祥說話,文祥磕了個頭,“太後,微臣以為,不如派一親貴諸王大臣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