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前度劉郎(二)(第2/3頁)

“這叫我如何去見文宗皇帝,叫我如何去見英宗皇帝!”皇太後捶胸嚎啕大哭,“叫我有什麽臉面去九泉之下見列祖列宗!”

見到太後大哭,眾人皆是磕頭請太後息怒節哀少悲,李鴻藻雙眼之中淚水直流,他連連磕頭,“母後皇太後請節哀!現在不是哭的時候,所幸天命垂憐,還有瑛貴妃的胎在!”

醇郡王也膝行上前,“是,李師傅說的極是,這時候該是處置叛逆的時候兒,太後請速速下旨,將一幹叛逆盡數處以極刑,非此不能告慰英宗皇帝在天之靈!”

“請太後下旨。”群臣又是請旨。

太後慢慢的收了眼淚,“六爺,你說句話吧。”

恭親王俯身,“這些人實在是該死,論律就算是寸碟也是便宜了他們,請太後下旨吧。”

“豫親王、睿親王抄家。”太後一字一句地說道,她擦幹了眼淚,一臉堅定和頑固,“就是我往日對著宗室過寬,才有今日之大禍!”

“昔日肅順怡親王鄭親王等人對我不敬,又派人暗殺於我,他們還算留著余地,只是想做權臣,絕沒有想要改立新君的大逆不道之心!故此我也就輕輕放過,怡親王、鄭親王兩位王爵雖然免去,可到底還在,只待賢者。同治元年以來,廣開海禁,鼓勵通商興辦工業,內務府的工廠,我都是要宗親們一體投資,都知道大家日子不好過,想著給大家一起賺賺錢,八旗子弟,無處謀生,又開了多少官位出來安排眾人,進講武堂,進同文館,大力栽培,卻是換來了如今這副模樣,我就知道,有了錢,有了權,還有了兵,看來就是想做皇帝了!我一味寬容,一味忍讓,一味妥協,就是換來如今的奪宮之變!”

“好心當成了驢肝肺,寬容當做了軟弱可欺。”慈禧太後陰著臉繼續說道,“如今往後,心懷不軌者,本宮且告訴你們,你們的好日子到頭了!如今這些人就是你們的例子!”

“豫親王、睿親王抄家,奪爵。”慈禧太後說道,“這兩支鐵帽子王,從此往後,就沒有什麽世襲罔替了!”

恭親王大吃一驚,“這,娘娘要三思啊,兩王乃是兩白旗多爾袞和多鐸之後裔,兩人犯罪,依照大清律處置就是,幾位世襲罔替乃是高宗皇帝定下來,輕易不可變更啊。”

“自古之例,有興自然也有廢,世宗皇帝之前,也從未有怡親王可世襲罔替的,兩王不成器,行叛逆之事,絕非愛新覺羅之子孫,更是已經嚴重敗壞了先祖的名聲和高宗皇帝的期許,何德何能,兩白旗還能有此王爵?”慈禧太後厭惡地說道,“他們自從進了圓明園要謀害英宗皇帝的後裔,就再也不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孫了,我要收回標志著他們祖先上的榮光,也是順理成章!”

李鴻藻聽得十分痛快,這下可算是出了一口惡氣了!他大聲回話,把恭親王意圖繼續勸阻的話兒攔在了喉嚨裏,“母後皇太後聖德無過!”

“太後的意思,是要將兩人名典正刑嗎?”胡林翼問道。

“是,此番謀逆,必然暗通款曲者甚多。”慈禧太後肅穆說道,“先廢了他們的王爵,不然還以為自己身上有什麽丹書鐵劵可以免死呢,再讓宗人府、刑部、大理寺三堂會審,把那些從逆之人一概都揪出來,我絕不會饒過任何一個叛逆之人!”

這是要興大獄的意思了?幾個軍機大臣面面相覷,但是誰也說不出什麽勸諫的話兒來,皇太後遭到了這麽大的劫難,受了這麽大的委屈,園子裏又死了這麽多人,就連英宗皇帝的嫡長子都搭進去了,難道還要勸太後不要牽連無辜?誰都不敢說這樣的話,太後只要問一句,“幫從逆者說情,你意欲何為?”就可以讓人啞口無言,如今的太後正在火氣頭上,不能輕易招惹得罪,就算再有什麽勸解的話也只能是日後再說,今日是一定要讓太後發作出來的。

人群之中傳來了一聲悶聲,恭親王轉過身子,見到了滿臉冷汗的穆揚阿昏倒在群臣之中,邊上的江忠源也顧忌別人的眼神,連忙扶住他,不至於完全跌倒在地,慈禧太後顯然也看到了穆揚阿,不免皺眉,“將穆揚阿扶下去。”她開口說道,上來了兩個小太監把穆揚阿扶了下去,“他既然身子不好,就先在家裏休養著,這些日子不用去交通部當差了。”

這是簡單的處罰,但是誰也不知道穆揚阿後面會遭受什麽,看到了穆揚阿大家才想起來,園子之中還有一位這次政變的核心人物,這個人該怎麽處置?不少人聯想到片刻之前慈禧太後說的那句“太過寬仁。”這話的意思,將來自然是絕不會有什麽婦人之仁了。

“禮親王奕仁,附逆從事,其惡不知,免去軍機大臣一職,先由三法司審問,再做定奪,其余從逆者先行羈押,等三法司一概審問再行刑罰,這事和守衛圓明園的差事,交給武雲迪。榮祿。”她吩咐了進殿以來一直沒有說話的榮祿,“豐台大營裏頭異心者頗多!我要你一一清理幹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