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不如意者(二)(第2/3頁)

皇後點點頭,合起了詩集,“是該安置了,你叫底下的人都退出去,這幾日鬧得我耳朵疼,就留著你一個人伺候就罷了。”

鳴翠於是伺候著皇後洗漱躺下,鳴翠就盤膝坐在皇後的榻前伺候著守夜,只聽到皇後在床上輾轉反側,過了許久似乎才睡著,到了二更的時分,鳴翠朦朧之中突然聽到了皇後喊自己,“鳴翠,我有些渴了。”

“奴婢給你倒碗茶來。”

皇後慢慢搖頭,“不想喝茶,嘴裏發苦,你去瞧一瞧小廚房,有沒有什麽甜的,這時候倒是想喝甜的潤潤嗓子。”

鳴翠連忙起身,到了小廚房,一番尋找,才找到半碗燕窩還溫在灶台上,鳴翠往裏頭加了一點牛乳和綿糖,就拿著托盤進了暖閣,四周一看,心裏一聲叫苦,不知道高低,原來是皇後不見了!

她也不敢聲張,連忙走出去,喊了幾個保姆嬤嬤和宮女太監,問皇後的行蹤,幾個人都說沒見到,於是這時候鳴翠開始慌了起來,連忙派人去找,同時稟告九州清晏。

皇後披著一件單衣,支開了鳴翠,慢慢的走出了牡丹台,信步走到了福海的邊上,就坐在一塊太湖石上,看著天上的月亮,默默的不出聲,福海的湖水煙波浩渺,月光照在湖水上,似乎披上了一層輕柔的月影紗,她似乎在水雲間見到了一個身影,同治皇帝慢慢的從福海上走了過來,身子微微發亮,對著皇後淡然微笑,皇後站了起來,喊了一聲,“皇上。”

同治皇帝只是不說話,憂傷但是又帶著微笑看著皇後,他朝著皇後招手,一如在養心殿看到什麽前朝的畫作,拓本一樣,招呼著皇後一起來欣賞,皇後臉上露出了恬靜柔美的笑容,“帶臣妾走吧。”

皇後伸出了雙手,慢慢的走進了福海,直到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她尋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皇後的遺體直到第二日的早間,才被搜索了半夜的宮人們發現,發現的時候皇後在浸泡在了福海之中,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微笑,雖然被湖水浸泡的極白,可依舊保持著生前柔美的姿態,花瓣們在她的身邊圍繞,似乎只是睡著了,夢中還做了一個極好的美夢。

鳴翠和宮女們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麗貴妃等人也一直垂淚,珣嬪不敢置信的抱著皇後已經冷透的身子,“娘娘,你為什麽這麽想不開啊!這是為什麽,昨夜不是都已經開始用膳,不是答應了臣妾要養好自己的身子了嗎?”

“都別哭了。”慈禧太後木然地說道,“不許哭了。”

皇太後的語氣很不善,大家心裏有些膽怯,除了珣嬪之外,別的人都忍住了,“皇後求仁得仁,這是她的歸宿,別人強求不來的,她能去見英宗皇帝,想必心裏也是開心的,不然臉上絕不會露出笑容。”太後站在柳樹之下,“英宗皇帝在九泉之下寂寞,皇後去陪著他,也是夫妻情深,只是就皇後一個人。”太後森然說道,“未免還是太寂寞,接下去就應該多找些人送到英宗皇帝禦前伺候著才是。”

話語裏殺氣四濺,眾人都不敢繼續說話了,紛紛跪了下來,慈禧太後轉過頭,再也不看地上的皇後,“裝殮好,送到田村奉安吧。”

十七日,嘉順皇後自盡,跟隨英宗皇帝於九泉之下,太後下旨嘉獎,推恩崇綺一家,將珣嬪升為珣貴妃,以昭後宮淑德。

不入八分輔國公仁霖上折子求皇太後為瑛貴妃肚子的皇子祈福,不要大開殺戒,皇太後暴怒,仁霖下獄,奪爵,無人敢勸。

若不是瑛貴妃肚子裏的希望,大約這個時候皇太後就已經崩潰了,這些日子,每一日都要在噩夢裏頭驚醒,這一夜驚醒的時候,恰好麗貴太妃在她的邊上,麗貴太妃支起身子,見到太後的臉上滿是淚痕,“娘娘,您又想英宗皇帝了?”

慈禧太後只是默默流淚,“我想,我還想皇後,還想唐五福他們,想來想去,總是自己蠢,這樣的大事都沒有防備,才會鬧出這麽多亂子,就算英宗皇帝病逝,接下來這些人,總是不應該死的,皇後,唐五福,安茜,蒔花抱雲,一個個人都在我夢裏走馬燈一樣的出現,他們沒有罵我,卻比罵我更要難受,如果我再聰明一點,再不自以為是,她們原本是可以好好留在我的身邊的,而不至於為了我的愚蠢付出生命的代價。”

皇太後看著帳前的蠟燭,呆呆地說道,“雖然皇帝去世了,但是皇後有她自己的孩子,絕不會想到輕生,她會成為太後,繼續走和我一樣的道路,還有榮安。”太後轉過臉,對著麗貴太妃說道,“若不是皇帝去世,她也不會那樣,跟著英宗皇帝去了。”

麗貴太妃慘笑,“這時候還說這些做什麽,想當年我還想著要和娘娘扳一扳手腕,爭一爭這後宮之主,如今看來,實在是可笑,現在年紀大了,也就知道,若是能保住眼前人,就是最好的了,什麽富貴位份,都不用看在眼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