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俯仰之間(二)(第2/3頁)

“關稅,商貿?”王愷運搖頭失笑,“這些事兒還需要皇太子親臨嗎?不過也是,有些事兒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說的。”他又往下翻了去,第二版整個版面,連篇累牘的介紹了一個講武堂的武官在北海駐紮的半年之內的見聞,那文筆把北海描述的如同蓬萊仙境一般,王愷運莫名的笑著復述一段文字:“見海獅子大如牛犢,見人絲毫不懼,憨態可掬,海邊有白鹿仙鶴,人若是行舟於海中,仙鶴翩翩起舞,白鹿呦呦鳴叫,白霧泛起,海上布滿深藍色之碎冰,恍惚若仙境也。”

最後又用堅定的語氣寫道:“北海之地,乃是天賜我大清也,舊年英宗皇帝親征,奪了北海一半之地,只可惜未能盡全功,余雖不才,願效仿陳湯班超,為國駐守北海之地,不至於讓外人侵犯半寸。”

他翻了翻,看到第三版的裏頭,寫著是“光緒三年至光緒五年北海與沙俄軍事沖突犒賞者名單。”包括了庫倫總兵和帳下的軍隊和蒙古王公等密密麻麻一大串列在下面。下面半塊是發布了兵部的命令,“茲命第三鎮馬步官兵等輪防烏梁海部,第六鎮輪防庫倫府。”上面寫了統帥的名稱,落款時間是十日之前,這是兵部的舊例,從來發布的不會是及時的命令。

這些都不算什麽新聞,王愷運早就知道了,參知政事,許多事兒,不僅僅是自己經手的,更是自己給太後出謀劃策的,自己知道的遠遠比報紙上發表的要多得多,比如在福滿園看戲發生的事兒,絕對不會有報紙發表出來,當事人也絕不會承認有過這樣的談話,王愷運翻開了第四版,看清了山頭的字兒,不由得瞳孔微微一縮,隨即展開,上面赫然寫著:“總理各國衙門嚴重抗議法蘭西國侵犯中國對於越南的宗主權,和越南在西貢簽訂條約。”

“據聞:法蘭西國在未經總理衙門批準之情況下,悍然攻入河內,並用武力脅迫越南國王與其在西貢何談,越南使節報之中國,朝中方知此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協辦大臣郭嵩燾,並協辦大學士、理藩院尚書慶海已經宣召法蘭西大使詰問此事,並表示抗議,越南乃是中國之藩屬,維護藩屬利益乃是大清之事,根據《宗藩條例》之規定,任何與藩屬國協商有關主權之事,包括外交和軍事之事,均需和總理衙門以及理藩院申請協商通過之後才可予以照會藩屬國,法蘭西此舉十分不妥……”

下面是相關新聞的鏈接,說明了之前越南和法國西班牙簽訂的《同法國和西班牙的友好條約》的條約文本,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西貢條約:越南割讓嘉定、定祥、邊和三省和昆侖島給法國,而且承諾未經法國同意不得將其領土割讓給其他國家;開放土倫、巴叻、廣安三港和湄公河及其支流供法國通商;保證法國人貿易自由;允許基督教教士在越南境內自由傳教;越南還要在十年內向法國和西班牙賠款兩千萬法郎。時間上表示出來是同治元年簽訂的。

王愷運若有所思得合上了報紙,把報紙丟在面前的桌子上,嘴角微微上揚,看著玻璃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抿出了一個難以捉摸的微笑。

福滿園的戲終於散了,大家今日可是過了癮,《穆桂英掛帥》、《兩門英烈》、《戰武昌》等等這種升平署編排的戲兒,輪番上了來,幾個人還相互打招呼,“明日的二進宮,也是好戲啊!一定要來!”

“我倒是也想來,只怕是來不了。”一個人擔憂地說道,“這些日子都要準備旗裏頭的學業,今日求了老爺子才得空這半日,遲了回去就要行家法了,明日必然是來不了的。”

那個筆貼式和學生一同走了出來,筆貼式猶自嘖嘖稱奇,“哎呀,這戲兒實在是好,你說。”他問同文館的那個學生,“你在同文館裏頭,那也是梁山泊上的智多星吳用一般的人物,我倒是要考考你,為什麽這出戲會這麽多人瞧?”

“一來是名角兒盡出,這樣大角兒一起獻技的機會,往日裏頭只在內廷才有這樣的大場面,今日可是大飽眼福,二來是舊年的規矩,不論時事,如今不用遵守了,第三麽,是升平署排的戲,這幾年都是極好的戲兒,以前的戰武昌、後來的八裏橋兩門英烈只要上演,就都是萬人空巷,今日又排了新戲出來,說的舊年幾個忠臣大保國的好事兒,誰都樂意看的。”

“說完了?”

“難不成還有別的?”那個同文館的學子低著頭翻著報紙,他也看到了《北海記事》那一篇,“看到這寫的,北海可真是好啊,什麽時候我能去瞧一瞧就心滿意足了。”

“自然還有別的緣由,以前的傳奇都是已經消弭無蹤,而大保國戲裏頭的這些人,還是歷歷在目呢,都在這四九城裏頭生活著呢,西聖、議政王、榮大帥,武公爺,都是在呢,你說,這樣活生生的傳奇,誰會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