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長坂坡上(一)(第2/3頁)

恭親王也不和左宗棠分辯,只是對著慈禧太後說道,“請太後三思。”

簾子後沉默許久,“這事兒還不急。”

“宗人府那裏已經鬧成了一鍋粥,怎麽會不急?”寶鋆大聲嚷嚷,“太後請三思啊,若是國內動蕩不安,對於洋務這裏,要和法國人交涉蘇伊士、越南的事兒,都是沒有裨益的,如今國內盡量要平穩,千萬不可給洋人們有可乘之機。”

“再者退一萬步來說這兩件事兒都是一起的,八旗怎麽改,都是要花銀子的,若是洋人有了可乘之機,在蘇伊士運河股份的額度上大做文章,將來拿回來的銀子若是不夠,那麽在八旗改革的事兒,咱們說話就很難說的響亮了。”

“這事兒還不急。”慈禧太後慢悠悠的又說了一遍,“八旗的人心自然是頂頂總要的,可這些八旗裏頭的官老爺們,自然也算不得代表什麽八旗人心,我已經讓七爺去宗人府料理此事了。”

“老七?”恭親王疑惑地說道,這個老七不是一向不惹事的嗎?怎麽今個就這樣還要去攬事上身?

“先看看七爺能不能把這事兒處理了。”慈禧太後悠悠說道,“以前說到底這事兒也是攤給他,如今不問他什麽緣故,也不讓他出馬先試一試,就把這件差事給他擼了,不合適。他若是不成,再把這事兒交給軍機處辦就是。”

話說到了這份上,自然也是無話可說了,五個人準備退下,慈禧太後悠悠發話,“議政王請留下,其他的人跪安吧。”

寶鋆看了一眼恭親王,倒退著走了出去,恭親王就站在了東暖閣裏頭默不作聲,珠簾之後人影綽綽,簾子後頭伸出一只芊芊玉手,把簾子撥開,穿著明黃色吉服的慈禧太後就走了出來,這是臨時性的見面,太後倒也沒有帶朝冠,只是梳了素日的大拉翅,太後做到了炕上,東暖閣的隔間墻壁上有一副大字是乾隆皇帝的禦筆“龍”字,慈禧太後就坐在炕上,恭親王轉過了身子,“六爺,八旗改革的事兒,您給我說句實話,這裏也沒有外人,您到底是同意不同意啊。”

“我沒有什麽不同意的,只是不能由著他們亂改。”恭親王說道,“且不說別人,我這身上的世之襲罔之替乃是先帝欽賜的,國朝的爵位豈是兒戲?再者說了高宗純皇帝欽定幾個鐵貓子王以來,這些年廢了不少,我也沒什麽二話,到底是罪人作孽,可若是一概都免了,這樣的事兒,怕是有違祖訓。”

“什麽祖訓?”慈禧太後毫不客氣地說道,“祖訓是八旗子弟出為兵,入為民,這才是祖訓,你瞧瞧這些八旗的子弟,那幾個是擔當上的這句話的,不去戲園子茶館子遛鳥抽大煙,肯出門當差,這已經是八旗之中的了不得人物了,更別說當兵,你瞧瞧如今四九城街面上的,肯入新軍的無非是那些窮到家的八旗子弟,一般的人過得去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當兵。”

“空有這些一番忠心有什麽用?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八旗若是能夠堪戰,我還需要鬧什麽團練,辦什麽新軍!”慈禧太後說道,“這爵位自然是不會亂來的,我心裏已經有了定數。”她的話語軟和了下來,“這外頭的謠言,你是知道的,只有一半是真的,我需要這樣的謠言流傳下去。”

“太後的意思?”恭親王擡起頭,慢慢的問道。

“他們現在絕望了,將來若是再有了希望,他們就會珍惜這一切,再者但凡是改革,總是有人收益,有人丟了權利和利益,但是這就是改革,昔日若不是得罪了清流,一定要開洋務,現在哪裏有這樣的場面,這事兒不交給軍機處,也是為了將來好人可以軍機處來做,七爺不在中樞,得罪個把人沒關系。”

“可若是這消息平息不了呢?”恭親王追問,“要知道這些人可不是鬧著玩的,頭一個奕詢,就是老五太爺的兒子,英宗皇帝的侍讀,不是一句兩句話可以打發的掉的。”

“若是將來平息不了,那麽自然就先追究是誰把消息散出去的。”慈禧太後說道,“軍機處裏頭總有人負責的,管著文書的章京,自然可以開缺了。”

“太後說的是軍機領班章京嗎?”

慈禧太後點點頭,“是,還有,別的人不管,六爺的事兒,您放心,絕不可能有什麽變故的。”慈禧太後結束了這個話題,也不容恭親王再說什麽,“好了,六爺您跪安吧,過幾天就要去圓明園的,聽說福晉身子大好了?打好了就一起到西郊來,咱們家幾個妯娌倒是難得一見,園子裏空的緊,叫她得空了進園子玩樂一番也是好的。”

恭親王神色復雜的走出了養心殿,到了軍機處的值房,寶鋆和景廉早就在這裏候著了,見到恭親王回來,連忙圍了上來,“王爺,太後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