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南北水火(一)(第2/3頁)

“微臣還是管著升平署來的自由。”高心夔說道,“軍機處那裏寸步難行,雖然當著領班軍機章京,但是到底還是不能夠幫襯到太後,微臣無能。”

領班軍機章京大約是日後的國辦秘書長的位置,位置雖然不高,但是權柄極重,一應的政令下達上傳都有要經過他之手,慈禧太後讓高心夔在這裏,表明了她的態度,就是高心夔日後是要大用的,昔日的朱學謙和曹毓瑛都是從這個位置上來的,但是如今恭親王不滿,自然也容不下高心夔繼續在軍機處,這樣繁雜的位置,不出差錯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日子,有關於八旗改革方案泄露的事情,高心夔受了好些的彈劾折子,認為原因就是在於其“當差不謹,泄露禁中語,致使生變。”

其實軍機處就是一處到處透風的破房子,什麽消息,只要中樞有了決定,禦前定了旨意,不到半日,四九城但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都知道了消息,這個八旗的商議方案其實未有什麽大出格的東西,而是因為造成這次風波的,是市面上的那些謠言。

但是必須有人為此事負責,掌管文書之事的高心夔是最好的人選,雖然王愷運的通政司也可以為此事負責,不過恭親王已經下定決心要剪除在軍機處內摻雜的聲音,左宗棠是第一個,第二個就輪到了高心夔。

“已經幫了很大的忙的,你不是一直在幫著我嗎?”慈禧太後拍了拍那塊太湖石,笑道:“凡事都有挫折,退一步海闊天空。”

“微臣倒也不是覺得自己委屈。”高心夔淡然說道,“只是覺得議政王秉政多年,雖有大功,可如今已經是不合時宜了,西聖你施政有掣肘。”

“為人做事,治國理政,從來都有掣肘,若是一個人肆無忌憚無人可制,那麽成為桀紂之輩,也僅僅是時間問題了。”慈禧太後淡然一笑,“議政王這自然有他的好處。”

高心夔正欲再說,慈禧太後擡起手,止住了他的說話,“這事兒不必提了,關鍵的是接下去你要去哪裏,這京中,沒多少意思,雄心壯志每天陷在勾心鬥角裏面,會消磨完的,要想建功立業,還是得去,伯足你想要去那裏啊?這裏頭不是勤政殿,咱們這麽多年的交情了,有事直說,想去那裏也直說就是。”

“聽太後的安排就是。”高心夔心裏一動,面上卻露出了因為慈禧太後不欲聽自己的話而有所沮喪的表情,“微臣不敢有所置喙。”

“那我說了,可就沒有改換的余地咯。”慈禧太後笑眯眯地說道,她朝著身後的李蓮英招了招手,太監送上了擦手的用綠豆面和杭白菊熏過的熱毛巾,清涼溫和解毒明目,“那個張幼樵急頭巴腦的要趕到南邊去,這個人不知道才幹如何,眼界倒是不錯,知道南邊是建功立業大有作為的地方,伯足你也去南邊的了,去廣東,怎麽樣?”

高心夔身子一震,“廣東嗎?”

“怎麽?”慈禧太後把擦手過的毛巾丟在了紅漆描金盤上,“廣東乃是洋務重鎮,別的人我不放心,想來想去,這個藩台,總只是你才擔得起的。”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厚賞,廣東、浙江、上海、天津這些地方的布政使,比內陸的總督巡撫還要金貴,蓋因東南沿海,乃是洋務重鎮,商貿昌盛,洋務發達,藩台主管民政和經濟,一舉一動都能在本省之內掀起滔天巨浪,比如這曾國荃的佛山公會,一舉就奠定了廣東重工業的領先地位,福建的造船業,兩江的軍械廠,杭州的茶葉商會,上海的蠶絲商會,天津和金陵的輪船招商局,這都是地方官員一個個豎起來的政績,多年下來,沿海各地全面開花,雖然這諸侯經濟未免有各自為政的弊端,但是總體來說,在廣東主政,若是怠政,一味高樂不去約束商人亦能政績顯赫,考核為上等,若是想要幹事出政績,好風憑借力,更是輕輕松松。

“我要你去廣東,這當差辦事自然是沒話說,此外,我相信你也明白,咱們可是討論過了,南邊是好地方啊,一窩蜂的人都要去南邊,兩廣會有動蕩,兵家的事兒,有曾老九,倒也無妨,這地方市面上的事兒,還是要你去主持才好。接下去若是不能發個幾百萬的財,這一應的東西可就打不開局面咯。”

“是。”顯然接下去要做什麽事情,高心夔老早已經知道了,點點頭應下,“微臣遵旨。”

“這去了廣東麽,自然還有辦別的事情。”慈禧太後說道,“我要你去廣東找一個人。”

高心夔的心怦怦怦劇烈的跳動了起來,“西聖您的意思是?”

“那個人你知道的。”慈禧太後離開了素心堂,轉過頭瞥了一眼高心夔,“我要你把他找出來!”

“這架勢看來的很明顯啊。”寶鋆把慈禧太後下的聖旨放在了一邊,搖著頭對恭親王說道,“太後是鐵了心要在南邊和法國人為難了,不然不會把高伯足派出去,還派到廣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