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一觸即發(一)(第2/3頁)

孤拔似乎明白了什麽,這個不利的局面可以通過修改措辭來進行掩飾,但是他心中的怒火,卻無法在報告上予以發泄,副官很顯然明白孤拔想要什麽,“將軍大人,我們先讓山西城裏面的越南人去地獄見撒旦,然後我們乘勝追擊,讓那些個個帶傷的黑旗軍承擔我們的怒火,如果將軍閣下覺得有必要,我們可以朝中國官方的軍隊發動進攻。”

孤拔再度進駐山西城,為了泄憤,就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據英國記者披露:法軍“把所遇見的男人、女人、小孩——一切生物,全都殺死”。《泰晤士報》記者於次年2月前往山西采訪時,目睹那裏的炮台及濱河之村落,“悉被法人焚毀”,城北大村“屋宇雖存,惟寂其無人,只覺鳥鳴於屋巔而已。”

可惜,現在的孤拔再也找不到朝著黑旗軍報復的機會,正在他結束了山西城的屠殺之後,揮師北上企圖追擊黑旗軍的時候,西貢總督把孤拔北越遠征軍統帥的位置給擼了,這和山西之戰的結果,在中法兩國的說辭不一樣有很大的關系。

中法兩國都宣稱自己大勝,特別是黑旗軍方面,唐景崧的《請纓日記》在大清日報上連續連載,把山西大戰說的十分精彩,特別說到孤城危難,忠臣持城,背後唯有滔滔紅河之水,下定決心決一死戰,決不退縮,一時間洛陽紙貴,大清日報加印數次都告罄,唐景崧的日記裏面雖然寫的較為熱血,但是也清楚的說明,此番之戰,不過是借了團練的虎皮,才勉勉強強擊退法人,更是因為死傷嚴重,再也無力和法人正面決戰,只能是棄城而走,往紅河北岸而去,“黑旗軍之忠義天日可表!”

法國人的說法,當然是孤拔上報的內容,一舉擊退了黑旗軍,解放了山西城的越南百姓,至於城裏頭的越南百姓感恩戴德的自願去死,這就不在孤拔的匯報範圍裏面了。兩國都宣稱大勝,中國人認為是山西之戰,黑旗軍給法國人再次一個嚴肅的教訓,實在是真真切切的法軍克星,這種看著不可一世的法軍吃癟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國內的氣氛又一次的被點燃,無數雪花一般的折子飛入軍機處,要求立刻對法宣戰,從實際的角度上幫助黑旗軍和法國人打仗,而不是什麽團練入越駐防,這種費而不惠的空花招,至於朝廷對於黑旗軍的犒賞,大家也十分滿意,雖然山西城被迫放棄了,但是這僅僅是戰略性撤退,橫豎越南之地,不是國內,都丟了也是無妨,但是能夠殺法國人,殺的法國人心疼,殺的東交民巷的艾伯特日日臉色鐵青,這就是極好的結果了,劉永福還在被孤拔咬住尾巴不放的時候,兵部的獎勵就已經明發天下,劉永福加廣東提督銜,加雲騎衛爵位,廣東藩司就地解決黑旗軍的糧草軍餉問題,準許劉永福之黑旗軍回國招兵。

最後這一條當然只是口頭上的鼓勵,劉永福正在被孤拔在北圻追擊,自然是無法派人回國招兵,但這表明了一點,對於不出動國內的軍隊而對法國人進行打擊,並借此來維護越南藩屬國的利益,是人人都樂於所見的,更有不少禦史大言不慚,紛紛上書要求黑旗軍就地反擊,打過紅河,克復越南全國。

這當然是腐儒之言,但是也看的出來,如今這國運昌隆,國力強盛,對著昔日戰戰兢兢的法國人,現在大家也不會說見了就軟了腿,這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人,較之以前,少了不少。

法國人也覺得自己大勝,特別是占據了山西城,山西城一失落,不僅北圻地區紅河以南的土地,中國人就別想再染指之外,更是阻斷了東西兩路團練大軍的聯系,這樣一來,法國在北圻的戰事就比較占優勢了。

現在絕類昔日和俄羅斯爭奪北海之戰,越南上打的算是熱火朝天了,但是兩國至今從未宣戰,外交關系也還在維持,當然了,艾伯特在北京城差不多已經成為了一個笑話,這次山西之戰後,吹噓法軍的戰績,又被唐景崧的《請纓日記》啪啪啪的打臉,“也不知道貴大使的自信是那裏來的?”慶海在一次的宴會上大聲的嘲笑艾伯特,“一千人來換一千人的性命,還沒有主動攻入山西城,最後是我們的劉大人把山西城讓給貴國的大軍的,所謂的大捷,是貴國自己吹噓的吧?您的臉皮比北京城的城墻還要厚。”

艾伯特朝著總理衙門抗議,軍機處議定給慶海罰俸三個月,以為懲戒。慶海是麗皇貴太妃的父親,掌管理藩院,又在蒙古蘭州等地的羊絨廠子有大股份,怎麽會看得上這麽幾點俸祿,這樣的諭旨一下,他反而在崇文門外設攤施粥,最後報賬,足足花了一年的俸祿。

艾伯特和茹費裏的私人交情極厚,孤拔這樣謊報軍功的行為雖然在法國國內是適用的,但是在中國,如今這大清日報什麽消息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的情況下,那份顛倒了一下順序的軍報就成了笑話,艾伯特電報派給茹費裏,然後又告知西貢總督,沒過了幾日,西貢總督就寫信給孤拔,把他的統帥職位給抹去了,讓他回海防港防備中國人的廣東水師騷擾,孤拔憤恨不已,他從升龍府登船離去,離去的時候發誓將來一定要給中國人終身難忘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