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一觸即發(二)(第3/3頁)

“話是這個理兒。”蘇元春苦笑的從懷裏掏出一份書信來,“徐撫台徐延旭大人,親自從諒山送了親筆密信過來,再三要求,一定不許和法人起紛爭,北圻這裏要緩和態度,才能夠給朝中提供回旋的余地。”

“再怎麽回旋。”蔣綺雖然是穩重,但到底也是軍人,軍人自然就是主戰派,“也不可能是別人都打上門來了,還要忍讓不成?”

“是這個理兒沒錯,只是,哎。”蘇元春嘆氣說道,“他是團練副總監,一應的糧草都是他來調動。”這年頭文官管後勤是對於武將最大的威懾力,“咱們若是不聽指揮,只怕是指揮不動手下的兵啊。”

廣西巡撫徐延旭是蘇元春正經的上司,雖然從品級來說,一品的提督要比二品的巡撫高,但是文官比武官地位要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何況軍機處特別下令,讓雲南和廣西兩省巡撫入越,就是要確定兩人在北圻軍事活動中的統帥地位,至於曾國荃?對不起,他的性子實在太暴躁了,若是入越和法人一言不合就鬥起來,對國家無益,且一品的總督大人,降臨下國小邦,也委實是不像樣。

“這事兒不是他們說了算的。”蔣綺沉穩地說道,“督台大人的意思,不能違背了。”蘇元春聽到這樣的話頓時就放下了心,他是湘軍舊部,怎麽可能去理會一個文人的巡撫,正經的上司是曾國荃呢,只是曾國荃指明讓蔣綺統領團練,若是蔣綺和兩位巡撫同流合汙,單單靠蘇元春一個人是無法行事的,“團練入越,必須要好好打,若是弱了黑旗軍等人,咱們的面子往哪裏擱?”

這是從面子上來說的,但是誰都知道,無論蘇元春還是蔣琦都明白,這一次要和法國人放對,所爭的就絕不是什麽面子的問題,有面子,更需要是裏子,這裏子的利益,第一當然是要為了維護越南的主權,越南不失,兩廣安穩,第二,自然就是為了錢,蘇元春等人不用別人告訴,自己從鎮南關入越,原本市面上居高不下的物價頓時下跌,人心惶惶的兩廣頓時安寧了下來,更別說是那些佛山公戶的工廠了,兩廣團練入越,煤鐵價格頓時下跌了一成,重新占據了北岸的煤鐵礦之後,煤鐵價格跌落到原來的水平,公會更是發出了通知,等到局面穩定之後,價格會進一步的回落,甚至比以前的更為低廉,《兩廣商報》一個筆名叫做“珠江劍客”的記者發表了文章,“查越南之地,土地肥沃,稻米一年三熟,如今國中工廠日多,兩廣之地,原本就是山多田少,如今工廠占用良田之事甚多,且種植茶葉、桑樹等出口之物種甚多,兩廣稻米價格,十年之內漲了一倍有余,普通百姓未免怨聲載道,似有吃不起稻米之苦,查其原因,賴土地減少耳,越南沃土千裏,廣種稻米,以供中國之需,實為良策也。”

“越南有巨木森林之屬,十人合抱之木,在越南極為常見,如今國中大興土木之事甚多,雖多用洋灰水泥,但是巨木難得,可為殿堂學宮等棟梁之材……”最後這位劍客還說的很好,天朝上國自然是不會做出吸越南人民的血來充實自己的事情,“越南國素來貧瘠,焉知不是少通經濟,交通受限之緣故?近年來,經濟之用世人皆知,開礦,伐木,種稻米,加上越南之水果,這樣都需用錢購買,如此一來,越南人得其錢,且能讓農戶受益,中華得其物,可謂之為雙贏。”

這篇文章被轉載到了《大清日報》的第三版,很是引發了一些轟動,兩位提督也知道此事。

“你說的倒也有理。”蘇元春眉毛一挑,“這些法國佬,被黑旗軍打的滿地找牙,我卻是不信,咱們兩廣團練會弱於劉永福帶出來的兵。”蘇元春真真是有些羨慕嫉妒劉永福居然有這樣的仗可以打,還打了如此精彩,天下人皆知其英雄威名,為將者,最緊要就是威名,他也存了要和黑旗軍比較一番戰績的心思,既然已經決定了,那麽就不廢話,蘇元春起身,“升龍府過來瞬息可至,陣地已經準備妥當,我這就去點齊兵馬。”

蔣琦點點頭,卻還是有些遺憾,唏噓地說道,“可惜雲貴團練那裏,咱們說不上話,不然叫他們趁著法國人出擊北寧之時,偷襲升龍府,兩下夾擊,就算拿不下升龍府,讓他們人心惶惶,說不得能夠留下一些法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