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改弦更張(二)(第2/3頁)

“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戶部尚書寶鋆,入直最久,責備宜嚴,姑念一系多病,一系年老,茲特錄其前勞,全其末路,奕訢著加恩仍留世襲罔替親王,賞食親王全俸,開去一切差使,並撤去恩加雙俸,家居養疾;寶鋆著原品休致。大學士吏部尚書李鴻藻,內廷當差有年,只為囿於才識,遂致辦事竭蹶;工部尚書景廉,只能循分供職,經濟非其所長,均著開去一切差使,降二級調用。禮部尚書翁同龢甫值樞廷,適當多事,惟既別無建白,亦有應得之咎,著加恩革職留任,退出軍機處,仍在毓慶宮行走,以示區別。”

恭親王呆呆的跪坐在福晉的靈前,對眾人的哭聲充耳不聞,載澄連滾帶爬的進了靈堂,大哭磕頭,磕頭磕出了血,殿外的雪花,和白色的紙花交織飛舞,似乎把這樣驚天動地的一次易樞大變都能夠輕易掩蓋了。

禦前大臣,惇親王,醇親王,禮親王,伯王,景廉,奕劻,非親即貴,可就算是他們幾個在太後面前頗為有話語權,今日也委實不敢言語,醇親王如今甚是明哲保身,剛才就算是寶鋆如此開口,他還不是不願意說話,何況,他自己的身份不同,如果和恭親王一樣,只怕慈禧太後更是多疑。惇親王求過情,也就是罷了,恭親王如此轉身自顧自的離去,在惇親王看來,也是頗為無禮的。

太後現在威信極高,雖然這全部軍機處的人盡數罷免,實在是開天辟地的第一回,但也無人敢有置喙,更何況如今三招齊下,恭親王禦前無狀,寶廷彈劾軍機處狼狽為奸,北寧大敗,只怕最緊要的就是這個北寧大敗,慈禧太後說滇、桂兩省巡撫和恭親王暗通款曲,不僅僅是意圖,更是把中樞內鬥放到了北寧之戰中,致使全軍潰敗,雖然幾個人心裏也有疑問,恭親王是否如此不智,還有這消息是否準確?但是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多說什麽。

幾個人俯首聽命,將軍機處所有大臣開出的旨意已經下發了,王愷運瀟灑的走了過來,掀開朝服的下擺,跪了下來聽命,“軍機處,不可一日無人理政,雖然如今還未開衙,但是越南北寧大敗,說不得要好好商議軍政事,所以軍機大臣的人,今日就定了吧。”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麽,只好是一齊稱是,慈禧太後凝視惇親王,“五爺,你是宗室的長輩,論理,你應該要進軍機處才是。”

惇親王連忙大搖頭,“西聖爺明鑒,奴才這樣愚鈍的人,怎麽料理好朝廷的大事呢?我連家裏頭的賬本都看不懂,西聖信任奴才,奴才自然是感恩戴德,可這幾斤幾兩奴才自己個是清楚的。”於是堅辭不就。

慈禧太後也只是這麽一說而已,她當然知道惇親王為人粗疏,禦前值值班也就罷了,軍機處這樣天大的幹系怕是指望不上,“那五爺,你說說看,那些人可以進這個軍機處。”

這不僅僅是為了酬惇親王識趣,更是報答惇親王沒有在禦前犯渾要求一力保下恭親王的意思,如果今天惇親王也犯渾,那麽宣宗皇帝的兩個兒子都鬧起來,這樣就無法收場了,不管軍機處如何,禦前這裏按捺住不發生什麽問題,今日這撤換軍機處大臣一事就算是成功了。

惇親王只是一味推脫,這樣事發突然,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什麽請托的人存在,自然也談不上有什麽人選可以臨時舉薦,若是這個時候舉薦了什麽人,將來萬一他們不承情,反而倨傲不理會自己,這個人情就是白做了,升米恩鬥米仇,可是常見的事兒。

只是慈禧太後再三要求,惇親王也無法推脫,他不知道有什麽人選,但是也知道照葫蘆畫瓢,“歷朝歷代的軍機大臣,無非是親王、親貴、滿漢大臣、翰林、太後看中洋務,那麽經濟通達的人也總要選幾個。”只是說到這裏,就再也不肯說什麽了。

慈禧太後這個時候收斂了眼淚,已經恢復了從容不迫的神色,她點點頭,“五爺說的極是。”她把眼光轉到了邊上的醇親王,醇親王連忙一個彎腰,低頭避開了慈禧太後的眼神,“那麽大家夥都不說,我也只好受累,把這些人好好的選出來,放在軍機處,用來應對越南的局勢。”

她足足沉吟了半個小時,底下的人站著大氣也不敢出,慈禧太後開口說話了,“禦前大臣今日才看的出來,各位都是國朝的忠臣,所以,我也不得不要仰仗,禦前的這幾位了。王愷運,你準備好擬旨。”

“是。”王愷運站在了邊上的小桌子前,提筆豎起耳朵凝神聽吩咐,“禮親王世鐸、六額駙景壽,老練謀國,可堪大用,即可入直軍機,擔任政務。”

莊親王和景壽連忙跪下磕頭,景壽在二十多年前就因為祺祥政變而被慈禧太後拿下軍機大臣的位置,沒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還能夠回到軍機處,他原意是要固推辭的,但是想到慈禧太後的雷霆手段,實在是不敢多言,只能是磕頭謝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