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大戰前夕(一)(第2/3頁)

他的語氣十分果斷,閔妃不由得挑起了眉毛,“主上,請問發生了什麽事了嗎?”

“天朝已經重新冊立了一位安南國王,取代現在的順化城裏面的那個同慶皇帝。”李熙的額頭滲透出了緊張的汗珠,“這個新的國王,不姓阮,而是前朝黎朝的子孫後代,滯留在中國,現在被天朝找出來,重新冊封為越南國王了。”他顯然十分懼怕,什麽時候如果朝鮮王室和日本人走的太近,只怕也會如同和現在的阮朝王室一般,徹底的被中國人拋棄,被中國人拋棄的下場,不用多說,一定會很慘,不需要那些前塵往事來說明,只要看看光海君,七次請求中國冊封其為朝鮮國王都被拒絕,最後被那些有心人政變推翻了政權,一個謚號都沒得,如果自己再和日本靠的太近,只怕將來也會有風險!

“中殿,這是很危險的信號,我們不能繼續在這裏坐以待斃,要知道父親大人的子孫裏面,不少人還想占據這個王位,而預備做出任何的代價來,要知道,父親現在還在清國,這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事情。”

李熙不得不很擔憂自己的處境,以旁支承繼大統,已經是十分受人非議,上面還有一個權力欲望異常旺盛的父親,自己是宗室,父親自然也是宗室!萬一將來自己什麽地方做的不符合中國人的心意了,在保定冊立自己的父親,按照現在清國的趨勢來看,也絕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

閔妃的眉毛扭成了一團,她作為政治人物,絕非一般的女性可以想比,自然也在裏頭聞到了不少不對勁的事情,“清國對於朝鮮從來都是不幹涉內部政事的,主上是不是過慮了?”

“越南的前車之鑒,不得不提防,中殿。”李熙再次凝重地說道,“這裏我們不能繼續呆下去了,金玉均這些人,會害死我們的。”

金玉均是開化黨的領袖,也是主持策劃這一次甲申政變的領導人,之前挾持了閔妃和李熙,詐稱清兵嘩變,把兩個人從景福宮裏面請出來,居住在了此地景佑宮,景佑宮此地頗為狹小,有助於開化黨人的軍隊牢牢把控住國王和閔妃,但是這種情況肯定是不會一直存在下去的,閔妃對於此事也十分的憂慮,她的政治立場十分的多變,就如同變色龍一般,剛開始執政初期就是先引進了開化黨勢力,借助日本的力量來對抗保守的大院君,現在顯然,幾次兵變,日本人都在其中,日本人的咄咄逼人又讓她很不爽了,接下去,自然需要改變方式方法,不再屈從在日本人的淫威之下,她點點頭,“是,主上,我這就通知人出去,讓戶判沈相熏去仁川的清軍大營,請清軍統帥袁大人出手平息這場兵變。”

李熙點了點頭,但是十分驚訝這個求助的人選,“戶判沈相熏?他不是金玉均的黨人嗎?怎麽可能會幫助我們去求助清國士兵呢?”

“他只是在假裝而已,開化黨人現在勢大,戶判被迫聽從他們的命令,主上說的很對,清國對越南這樣子,肯定存了殺雞儆猴的警示之意,我們朝鮮不得不注意。”閔妃堅定的點點頭,“不管我們內裏如何想,但是我們表面上還是需要接受中國的管轄,不然,一個日本就無法讓我們安然入睡。”

李熙長嘆一聲,小國就是如此的難以自處,事大原本是沒錯的,以前明朝的時候,就是靠著中國的支援才能夠抵抗住豐臣秀吉的侵犯,可是現在日本帝國逐步崛起,朝鮮現在成為了左右搖擺,東西都要奉承的不安之國,自然,清國遠遠比日本更為強大,可清國不太管理朝鮮的事務,這對於朝鮮來說,是一見幸事,也是一件難事,幸事是朝鮮歸屬中國,義務沒多少,只是幾年一次朝貢就是,但是享受到的紅利卻是讓日本人都眼紅不已,但是如今也成了一件難事,中國人鮮少在朝鮮有什麽官方行動,之前因為某次兵變(朝鮮的兵變多的已經及不住名字了)派了三千人的隊伍前來駐守之外,別的事情一應不管,雖然是要頗多的銀子供奉著,但也不會有太上皇淩駕國王頭上之憂,可如今日本漸漸逼緊,政治經濟軍事步步逼近,這個時候如果再不讓清國出手幫助,日後只怕有“樂不思蜀”之禍了!

“主上,既然景佑宮這裏太過於狹小,我們不如告訴金玉均,回到景福宮居住。”閔妃想出了計謀,“這裏太狹小,將來不利於清軍袁大人解救我們,景福宮那裏更開闊,如果我們回去,清軍掃清開化黨的速度也肯定能夠加快。”

李熙十分滿意,閔妃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妻子,更是政治上很好的夥伴,他完全同意閔妃的意見,於是叫了尚膳進來,請他告訴金雲均,“景佑宮十分狹小,我的膝蓋風濕發作了,必須回到景福宮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