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撤簾風波(一)(第2/3頁)

“不過皇太後有容人的雅量,大約是不會對付您的,您就放心吧。”菊耦又快又清脆地說道,她給李鴻章脫了外面罩著的朝服,將裏面的蟒袍露了出來,丫鬟又奉上了茶,“我瞧著皇太後的聖意,從來都是只要盡心當差,些許的小心思,她只會一笑而過,不會苛責的。”

“女兒你怎麽會如此了解皇太後的心思?”李鴻章聽著菊耦的說話,不由得點頭稱是,“須知你未曾拜見過皇太後。”

“皇太後執政多年,她的風格,不要說女兒了,父親您也不是一清二楚嗎?”菊耦笑道,“只是父親您當局者迷,女兒旁觀者清,故此看的分明,您不願意入京,皇太後不是也同意了不是?”

“那按照乖女你的看法。”李鴻章笑道,“為父能不能得償夙願?”

菊耦俏皮一笑,“這可與不可的,原本不是父親決定的,可若您這麽說了,皇太後想必是會成全父親您的。”

養心殿內,一番人事的安排又開始了,孫毓文舉薦了李鴻章,大家夥倒是不驚訝,第一個,自然是因為之前孫毓文在說這個事兒的時候就舉薦過了,再者李鴻章政績資歷都遠遠超過貝子載淩,須知道載淩最大的優勢就是宗室,而現在慈禧太後最不感冒的就是宗室,禮親王小意的看著慈禧太後,慈禧太後對孫毓文的舉薦人選,也不置可否,“大家夥是怎麽看的?都說一說,軍機處就是各地督撫的吏部,朝政得失全部就在用人,用人用的好,才是就辦的順,大家夥是怎麽個意思啊?”

孫毓文如此一說,別人倒是也不好意思再說別的人選了,只有額勒和布算是左宗棠昔日在新疆共事過的,知道左李之間有一點嫌隙,為了左宗棠,他也決定要攔一攔,只是說了一個意見,“李鴻章自然是足夠了,只是如今財政緊缺,李鴻章素來是花錢大手大腳的,僅僅比湖廣的張之洞略微節省一些。”張之洞如今花錢是出了名的厲害,在湖北巡撫任上,鐵廠官道鐵路公營事業樣樣來的,官場上稱呼他為“錢屠”,又開玩笑說,幸好湖北不靠海,若是讓張之洞管水師,只怕是花錢更要翻倍。“財政緊缺,那麽自然就不能在現在的基礎上,再追加款項。”

其余的人默默無言,新進的人不好多說話,這個時候還是悶聲發大財才好,而董元醇摸不著慈禧太後的用意,看著樣子,似乎也對著李鴻章不滿意,李鴻章滿頭大汗神色惶恐的離開養心殿,不需要刻意打聽,就能馬上傳出風聲來,於是只好閉口不言,慈禧太後想了想,“這個事兒倒也不好辦,那麽就先擱著,就先議一議外蒙古總督的事兒。”

外蒙古初設總督,下面烏裏雅蘇台的區域,暫時不設置省份,只是分烏裏雅蘇台、庫倫、烏梁海三大臣管轄,總督的這個人選,軍機處差不多已經有了定論,一定是要順應蒙古較為妥當,禮親王舉薦了崇綺,他是孝哲皇後的生父,又是蒙古八旗出身,回蒙古任職最為合適,慈禧太後點點頭,此事就成了。

說句實話,外蒙古這裏的官位人選,根本無足輕重,各個人最關鍵最關心的職位就是地方上的督撫和中樞的尚書,兩個人進軍機處,卸了部院的尚書職務,這一下子就空了兩個尚書位置,一個總理衙門協辦大臣,三個空位出來,就等著慈禧太後發話決斷了,慈禧太後問了幾個人的意思,大家夥對於這幾個職位各有舉薦,慈禧太後也只是聽了聽,就沒再說什麽,“我知道了,還有什麽事兒沒有?”

許庚身出班說道,他倒是第一次說話,“啟稟皇太後,朝鮮方面和我們兵部提出求助的折子。”

“求助?”慈禧太後看著許庚身,“求助什麽?”

“日本國在朝鮮的浪人越來越多,越發的惹是生非,而自從我大清減少了朝鮮的駐軍之後,日本借用浪人的名義,在漢城派遣了超過至少一千人的軍隊,他們和日本正規軍唯一的區別,就不穿軍裝而已,朝鮮國王尚可,其余的宗室外戚等不勝其擾,十分憂心,且借機在許多地方安排了間諜等人,意圖不軌。”

“意圖不軌。”慈禧太後微微一笑,“日本人在朝鮮還能意圖什麽不軌?無非就是想要吞並朝鮮罷了。”

“是,朝鮮國呼救甚急,如何決斷,還請皇太後示下。”

“禮王,你是什麽個意思啊?”

“奴才以為,還是先禮後兵的好。”禮親王說道,“如今各國邦交十分和諧通暢,日本人雖然無禮,可咱們卻不能失了身份,若是先行問責,日本人是最喜歡抗議的,總理衙門那裏就絮叨煩得很,先召見日本國大使,申明朝鮮的地位,讓日本人收斂一些,也就是了。”

額勒和布也說道,“奴才也是這個主意,接下去大事兒多的很,皇上今年二十整壽,又要預備大婚的事兒,若是朝鮮的事兒,鬧得兇了,只怕也是不好,還是先召見大使呵斥為好,自然。”他也不是什麽簡單人物,“若是日本人得寸進尺,恬不知恥,視我大清於無物,自然要嚴加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