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訓政意向(一)(第2/3頁)

李鴻章發著牢騷,李三卻不接這個話茬,“那小的再去倚翠居一趟。”

“不必去了。”李鴻章搖搖頭,“今個已經得罪了他,這麽晚再去尋他,豈不是顯得老夫理虧?我雖然看中他,可他到底如今要靠我的時候多,我靠他的時候少,老夫這個架子,卻不能倒了,何況袁世凱現在正是面子掛不下來的時候,估摸著正在生悶氣呢,到時候起了沖突,叫外人看笑話,且不必理他,過些日子,你下帖子,請他親自過來,我和他說幾句話,這就掀開了。”

李鴻章是為了將來北洋的事務在布局了,他現在管理威海的軍港,差不多北洋水師一半的事情可以管到,但是這個管理權是名不正言不順的,若是將來來一個要權的直隸總督,那麽自己半句話也插不上,也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現在自己插手北洋水師,一來是王文韶好說話,凡事他總是和稀泥過,願意有人當差,他不操心就行,二來是兵部榮祿主政,昔日兩人有同袍之義,這些事兒算不得什麽,第三,就是最要緊的,慈禧太後對這件事情不反對,之前也說過,可以參與一部分的北洋水師事務,這才有現在自己管理北洋水師的局面,可這個參與到底不是主管,而李鴻章如今一心念念的就是想把北洋水師徹徹底底的接手過來,而不是現在名不正言不順的局面。

說來也是可笑,力主疆防的左宗棠居然憑借水師大勝得以封王,而一直力主海防的自己,居然在南北洋水師裏面,算不得上是最有權柄的官員,這實在是太諷刺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自己的資格的夠夠的了,慈禧太後也必然會給自己,若是自己想要的話,她應該也會給,可是,這是以前的事情了,現在如何,李鴻章實在是不敢確定,他搖搖頭,暫時不理會袁世凱,“接下去咱們還有要緊的事兒忙,袁世凱先放一邊。”

“是。”

過了三五日的時候,天氣終於開始升溫變暖和了,原本四九城最多的風沙,現如今也少了些,空氣之中有了一點水汽的濕氣,不再和初春那樣依舊的幹燥,這一日,翁同龢正值休沐,故此在家中歇息,雖然之前甲申易樞被解除了軍機大臣的職務,別的差事一直都在,如今還是在禮部當著左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他如今禮部的事兒,不太插得上手,但就翰林院和毓慶宮講學的事情,就已經十分的繁忙了,加上他特意重視翰林院和毓慶宮講學兩個差事,哪一個都是頂重要的事情,今個是很難得的休沐,他也不準備出門訪客,到底是帝師位份尊貴,又是赫赫的禮部堂官,如今要讓他出門來拜訪哪一位的人,也是不多了。

何況今天有重要的事兒要商議,翁同龢等著他的學生們過來,已經安排好了茶水,日頭也已經中移,可要緊的人這會子還沒來,翁同龢隱隱有些詫異,這是為何,於是他吩咐自己的管家出去打探一二,到底是有什麽事兒耽誤住,不一會,管家就進來了,“黃老爺來了。”

黃體芳是翁同龢的得意門生,素來最講究風儀,但是今日必然有什麽不得了的大事情發生,他疾步走了進來,跑的有些氣喘,倚在門邊,不顧及形象的大聲地說道,“老師,不好了!”

“什麽事兒大驚小怪的。”翁同龢不動聲色,心裏卻是做好了警惕,果然黃體芳就說了一個讓翁同龢聞之色變的消息出來,“李合肥,李合肥,上折子,請慈聖繼續垂簾!”

“本朝聖聖相替,自文宗皇帝以來,同光中興之盛世,首賴坤德……興武備而圖北海,辦新軍而克越南,理洋務而興百業,聽朝政而萬民安,此乃皇太後之德政也,皇太後夙興夜寐,朝乾夕惕,未有一日之安枕,才有如今煌煌天朝,氣象萬千之大觀,如今中興未辦,諸國環伺,八旗、洋務等諸事繁雜之事不勝枚舉,中樞之決斷,不可委於其他之人,臣百跪奏請皇太後不復提撤簾之事,等到來日,再行撤簾。臣山東河南總督,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二等公李鴻章奏。”

張之萬讀完了奏折,養心殿上一片靜悄悄的,半點聲音也沒有,門口外頭伺候的太監們似乎也知道今日商議的事兒,最為緊要,更是縮小了身子,靠著墻低著頭小心翼翼的當差,李蓮英垂著手就站在東暖閣的外頭,不發一言,過了好一會,坐在外面寶座上的慈禧太後,才慢悠悠的開口了,“這個李鴻章,實在是膽大妄為,這中樞的事兒,也輪得到他一個在外的總督插嘴了?”

“是。”董元醇開口說道,“李鴻章剛剛入京,就敢擅議中樞之事,應該好好申飭。”

“只是。”董元醇繼續說道,“他所言的道理卻是沒錯,同光中興,首賴坤德,這些年若是沒有皇太後的一力操持,如何能夠有如此局面?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臣的意思和李鴻章一樣,也請皇太後。”他低著彎腰行禮,“繼續垂簾,請勿再提撤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