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訓政意向(二)(第2/3頁)

於是光緒皇帝又親自在養心殿,陪著慈禧太後一起見軍機的時候,鄭重其事的復又提了幾次,慈禧太後還是不肯,只是態度有了些軟化,“皇帝我瞧著你很好,你辦事,我放心,何須老婆子繼續在後頭,看著你辦事?萬萬沒有這個道理,你別聽了外面那些人的話,橫豎和你是不相幹的,你安心等著大婚就是。”

皇太後越是如此說,其余的人心裏越是會多想,那麽基本上,在光緒十六年的三月裏頭,除了尋常的政務之外,請皇太後繼續垂簾的事兒,成為了最為主要的政事了,孫毓文見皇太後還是不松口,於是親自到了醇親王的府邸,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把還在病中休養的醇親王給請了出來,因為犯了肝病,醇親王已經許久沒有進宮了,這一日遞牌子覲見,慈禧太後見了也頗為驚訝,“你怎麽進宮了?你的身子不好。”慈禧太後皺眉不悅說道,“是要少見風的,我現在都頗為後悔,讓你去天津檢閱水師,這樣旅途奔波,把你的身子弄垮了,你若是再不好好將養,我怎麽對得起婉貞?”

這是由衷的溫馨親戚該說的話,醇親王十分感動受用,連忙從凳子上起身,“承蒙皇太後聖眷顧,奴才的身子已經好了許多了,皇太後體恤知道奴才的身子不好,所以雖然這要奴才照看軍機處的事務,可奴才偷懶,皇太後也沒有怪罪,實在是聖恩浩蕩。”

慈禧太後點點頭,“最要緊的就是身子,別的什麽榮華富貴的,也指望不上,若是身子好了,才有福氣享受這榮華富貴的,你的身子一定要養好,接下去內務府要安排張羅著選秀,然後就要大婚,這事兒你要幫忙操持著。”

“是是。”醇親王說道,“這事兒,奴才責無旁貸,必然會幫著內務府做好,只是如今倒是有一件不情之請,請皇太後恩準。”

“你說就是。”慈禧太後痛快地說道,“七爺又是我的妹夫,也是我的小叔子,這兩層的關系,最親近不過的,只要是你說的,自然我沒有不準的道理。”

“是,太後聖恩。”醇親王的額頭上露出了細細的汗珠,他也不敢擡手擦拭,“奴才要說的,和外頭說的一樣,就是請皇太後繼續垂簾,總要多幫襯著皇帝幾年才是。”

“皇帝雖然不是我手把手教出來的,可到底也是我三五日就要過問功課,這樣嚴加管教出來的,他什麽樣的才能我自然知曉,現如今國政不算太忙,和外頭也沒有戰事,這海清河宴的,他小心謹慎一些,就能夠辦好差事,外頭有你七爺和軍機處的一起幫襯著,不會有什麽差池。這個你就放心好了。”

“皇上讀書寫字倒也還算可以,只是這治國理政和讀書是不一樣的。”醇親王搖搖頭,“不瞞皇太後,奴才昔日很是抨擊恭親王在朝政上多數無能懦弱,等到參政之後,才知道這軍機處的擔子是多少的重,奴才只是一個臣子而已,這壓力就如斯泰山,何況皇太後這樣君上的壓力呢?故奴才是體會最深的,外頭說起奴才來,也無非是懦弱二字,可是到了這個位置上,才知道治國理政是多難,若是不懦弱著料理的差事,只怕是一件事兒都辦不成。皇上他年紀小,閱歷淺,雖然讀書尚可,但若有挫折,必然急躁沮喪,這個時候若是皇太後不能耳提面命,必然對政事不妥當。”他說著就跪了下來,“奴才懇請皇太後繼續垂簾,總要再看著朝政幾年,為了祖宗的基業勞累些日子,順順利利的交接下來,等以後皇上可以獨當一面了,再撤簾子歸政也不遲。總是請皇太後多累一些日子才是。”

醇親王言辭懇切,不僅是慈禧太後聽了動容不已,就連,慈禧太後嘆了一聲,“你們這些人,就是不讓人安穩著過日子,我原本想著,等到皇帝大婚,我再把這個垂簾聽政給撤掉,那麽自然安心養老,日後幫著皇帝抱孫子就是,就不管外頭瑣碎的事兒了,可你們還要這麽說,也罷,小李子,把七爺扶起來,你既然這麽說,我也要答應才是。”醇親王聽到了慈禧太後答應了,這才放下了心,連忙山呼不已,“只一樣。”慈禧太後說道,“我說出的話,答應的事兒,就不能反悔,皇帝是要親政的,我自然是要撤簾子的,其余的事兒,如何,你出去和軍機處的人商議著辦,不要壞了大婚親政的這個老規矩就是。”

醇親王覺得有些為難,這兩件事兒,撤簾歸政,和繼續幫忙操持政事,不是兩碼事兒,是相互沖突的事情,怎麽可能同時存在呢?但是慈禧太後顯然不願意繼續談這件事兒,於是他退了出來,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對著身邊袖手站著的李蓮英說道,“李總管,這裏頭到底怎麽辦,您可要給我畫一道線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