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不速之客(二)(第2/3頁)

兩個地方上的要員安排好了,那麽朝中的人安排的就很從容了,朝中尚書侍郎等幾個人都是軍機處選好了,不是差額選擇,慈禧太後很爽快,一起都同意了,不能任何事情都自己大權獨攬,也要讓底下的人自己安排一些職位,若是都自己定奪,一來沒有這麽大的精力,二來也違背了慈禧太後抓重點和抓大局的執政觀念,三呢也要讓大家夥共同享受發展的成果嘛,那裏能都自己人安排起來呢,或者說慈禧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只要是為我幹活的,都是自己人。

額勒和布又上奏,“皇太後聖意要換朝鮮的通商大臣,兵部已經上了折子,議定袁世凱復原職,繼續擔任朝鮮通商大臣。”

“兵部的意思這麽說,那就這麽辦吧。”慈禧太後微微一笑,不露痕跡,她點頭說道,“這樣的小事兒,就無需上奏了,兵部和吏部自己議定就是。”這時候到時候裝的不認識袁世凱一樣,“我就看效果,看朝鮮能不能穩下來,不看是看誰當這個差。”

“是。”額勒和布說道,“日本國在朝鮮頻繁動作,根據漢城傳回來的奏報,說日本在朝鮮的浪人越來越多,這些浪人裏頭,有多少人是日本的正規軍隊,這實在是說不準的事兒。”

“按照兵部的意思。”慈禧太後閑閑地說道,“日本人想要在朝鮮做什麽?難不成想要重演前明豐臣秀吉的事兒?”

豐臣秀吉在明朝萬歷皇帝的時候,大舉入侵朝鮮,朝鮮國王逃過了鴨綠江來北京哭訴,萬歷皇帝雖然國內凋敝,但還是勒緊褲腰帶,咬著牙完成了萬歷三大征裏面最為耗費銀錢最為消耗國力的朝鮮平倭之戰,這些年史學家有許多人認為,明朝滅亡的最大原因就在於萬歷皇帝,萬歷皇帝對國家最大的危害,不是幾十年不上朝,而是主持了三個巨大吸銀黑洞的征戰,最為耗費財力國力的就是幫助朝鮮打敗了日本國,那麽間接可以這麽認為,明朝亡於朝鮮,亡於日本。豐臣秀吉提出來的就是以朝鮮為跳板,然後侵犯中國,一統亞洲。但那個時候的情況和現在不同,慈禧太後提出了這個可能,群臣倒都是不以為然。

“日本彈丸小國,那裏敢捋天朝虎須?”禮親王搖頭說道,“咱們大清國如此萬萬億人丁,日本才有多少人,他們在朝鮮鬧事,無非只是覺得朝鮮和咱們親近一些,和他們生疏,在朝鮮沒有收成罷了,只要是他們拿了一些甜頭去,想必就會消停的。”

額勒和布也這樣的想法,“若是他們想要朝鮮的土地,這大約是有可能的,畢竟日本國小,北邊有俄羅斯,南邊有咱們,他是沒有地方可去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朝鮮,在朝鮮生事不奇怪,不過他們想必是沒有膽子和大清對著幹的,奴才瞧了瞧袁世凱的履歷,他在朝鮮殺了好些浪人和朝鮮本地的亂黨,日後繼續這麽處理,應該也就是無妨。”

別的人倒也沒什麽反對意見,如果不是慈禧太後要過問朝鮮駐軍的人選,朝中大佬根本不會去關心朝鮮,這個人選最好的就讓直隸總督自己定奪就是了,還擺到軍機處來浪費時間,當然不會繼續過問,雖然有些人對著額勒和布的論調不以為然,覺得好像有些太輕描淡寫了,但也不值得自己再去反駁什麽,只有額勒和布繼續說下去,“日本的駐軍多起來,如果咱們的人少了,只怕日本人的氣焰又要漲起來,奴才的意思,還是要多派一些人去為好。”

太後掃視了群臣一眼,“那這個事兒就讓李鴻章頭疼去吧,他新官上任,愛派多少人就派多少人去,日本人的確是要好好教訓教訓了,柏林回報,他們既然也派人去那裏攪合非洲的事兒了,他們的力氣不大,膽子倒是不小,還摻合起國際上的事兒了。”她把雙手疊在一起,放在膝蓋上的海山立祥雲紋上,“別人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咱們這麽不顧及禮數,把日本人放出去鬧騰呢,好好敲打敲打,哼。”太後的眼神發散,“不然誰都以為咱們和氣的緊呢。”

“嗻。”

這個敲打其實已經開始了,九千噸的軍艦不日就要北上前往長崎刷油漆,除此之外,朝鮮這裏也不會讓日本人再繼續鬧事,按照太後的性格,柏林那裏,如果能夠讓日本人舒坦,那也不是她的為人處世風格了。

不一會養心殿的議事就散場了,軍機大臣們回到了隆宗門外的兩層五間樓房內繼續處理公務,第一個需要公布出去就是李鴻章載淩等人的任命,聖旨已經寫好,等著送到養心殿用印就可以明發天下,軍機章京和蘇拉們鴿子一樣飛進來飛出去,還沒等到聖旨寫好,幾個任命的消息就已經傳出了宮,差不多朝中的大佬們都知道了消息,那就是李鴻章正式成為疆臣之首,直隸總督,心願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