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緩緩圖之(一)(第2/3頁)

他擡起頭來,看著李鴻章,“就說水師的事兒,李大人,你應該不會不知道,之前從法國人那裏拿來的遠洋軍艦的相關資料吧。”

李鴻章心裏微微一沉,他就知道,閻敬銘必然會拿這個說事。當年中法之戰後,中法密約將賠款金額的一半作為支付相關遠洋軍艦圖紙技術甚至是工程師的費用,馬賽的幾家軍艦制造廠,盡數宣告倒閉,原本暗地裏是十分的妥當,溝通協調,在光緒十一年初就將所有的技術,不管看得懂看不懂都盡數收攏了回來,可後面那個首相被爆出和中國有暗地裏損害了法蘭西國家利益的軍艦技術的這個消息出來,不僅法國政壇大嘩,就連英國人也十分的震驚,及二連三的對兩國外交部提出了嚴正的抗議。

英國人把軍艦最先進的技術都捂了起來,根本不可能給中國人使用,而且這個時候的大清,說實話,基礎教育並沒有普及到理科所有的方面,那麽在這樣的軍事技術研究上,也沒有十足的開創性,沒有一個好的底子來給中國補一補身子,海軍的技術能難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法國人放棄了遠洋軍艦技術,改向綠水海軍計劃,這些技術成為了法軍海軍的雞肋,卻成為了中國人眼裏的香餑餑,花的價格根本是便宜到不行,這在後世之中根本無法想象,一個國家的海軍政策發生了改變,就比如美帝突然現在說,他們準備從遠洋海軍改向近海防禦,所有的航空母艦包括航空母艦的技術都打包送給中國,中國不樂瘋了才怪,也必然會無論任何條件都要答應下來,這是永不會虧本的生意。

巴蒂斯特也因為英國和國內議會大佬們的狙擊而黯然下台,這是一個政治醜聞,但是巴蒂斯特很有套路,當年就沒有什麽把柄留下來,加上這件事兒議會的國防外交委員會全部知情,沒有黑箱操作的可能。而且中國方面也堅決否認有任何在正式談判達成前有什麽密約,根據郭嵩燾在北京的解釋是:“只是為了促進兩國友好,降低之前商談確定好之賠款數目,特意在法國政府不需要的資料之中購買了一些我們認為是需要並且是不影響法國國防之建設的內容而已。”而也是因為這次風波,國內的許多人才知道了朝廷已經買了法國的軍艦制造技術了。

巴蒂斯特靠著謹慎和一部分人在法國國內的支持,蟄伏兩年之後,又卷土重來贏得議會選舉繼續執政,英國人在倒巴蒂斯特的風潮之中起到了一個很關鍵的作用,所以巴蒂斯特開始稍微和英國拉開距離,稍微和德國靠近了一些,這倒是連帶的變化了。

購買回來遠洋軍艦的技術之後,南洋水師學堂和南洋船政在馬尾港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研制,當然單獨靠著自己是不行的,原本法國的許多遠洋軍艦技術的工程師都失業了,養家糊口都是困難的事情,在中國砸下重金的情況下,拖家帶口,不遠萬裏前往中國謀生,獲得了慈禧太後的稱贊,慈禧太後稱贊他們是具備強烈的“國際主義精神”。這些法軍的遠洋軍艦技術到這裏來之後,德國人也連忙前來取經了,德法的軍艦模式構造和設計思路都是不同的,雖然德國人十分堅持自己的軍艦技術是最優秀的,但是如果他山之石借鑒借鑒,也是很不錯的,當然這又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換,交換的最後結果,就是德國的軍艦工程師也參與到了馬尾港內的法國遠洋軍艦技術研究之中。

任何一樣科學的發展和研究都是極為耗費時間和金錢人力物力的,也實在是因為中國之前在軍艦制造技術上一片空白,之前拉下的課程實在是太多,需要補起來的課程也十分的艱巨,軍艦的制造涉及了許多的工科內容,這一點就算是慈禧太後再不通軍事,也明白,這其中涉及到的相關科學是多麽的復雜,想要憑借中國現在的技術,迅速的建一艘先進的軍艦出來,是不可能的。就好像是一個手無寸鐵的孩童,這時候武林至尊想要傳授他絕世武學,就算是這個孩童十分聰慧,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學會所有的絕學,只能是慢慢來。

慈禧太後不懂怎麽建軍艦,但是她知道,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戶部,讓閻敬銘絕不吝嗇的投銀子到馬尾港這個黑洞裏面去。

每年馬尾港這裏投入的錢,多的足夠每年可以從英德等國買上好幾艘軍艦,許多人,甚至包括朝中許多大佬,都對馬尾港的造船以及軍艦的研究等不以為然,認為這種過度的投入,實在是浪費銀子,“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是許多急功近利的人最常說的法子,或者要把銀子省出來,留給民生之用。這不能說他們是短視,只是實在是觀念不同罷了。

“這裏每年花的銀子,戶部除了幾個司的郎中之外,就只有兩位尚書知道,兵部尚書知道,軍機大臣裏頭都不知道,只有禮親王這位軍機首輔才夠資格知道。”閻敬銘冷冷地說道,“您若是知道這一回事,就應該明白,為什麽要保守的如此嚴實,因為這個銀子的投入十分龐大,龐大到公布出去,絕對會讓所有的人嚇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