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緩緩圖之(二)(第2/3頁)

做好什麽準備?無非是做好接下去幾年北洋水師不會繼續發展的準備罷了,李鴻章這時候心裏惱火的很,卻又不能發作出來,“是,可是西聖,若是北洋水師停滯不前,別的國家就會快速的追趕上來的,俄羅斯的遠東艦隊已經開始組建成行,他們的遠東艦隊壯大的目的,也是想在北邊動手動腳,還有這個日本,日本國現在舉全國之力發展海軍,就是為了在亞洲的海面上爭得一席之地。他們各國都在進步,咱們停滯不前,實際上也就是退步了。”

閻敬銘擡起頭對著太後說道,“臣以為,北洋水師能夠打敗法國,軍力已經足夠,無需年年配置新艦。”

這話說的就十分的短視了,饒是李鴻章頗為欽佩閻敬銘主持中樞財政,之前對於北洋水師鼎力支持,但這個時候他還是十分惱火,“北洋水師軍力如何,閻中堂大約還不清楚,若是在藩屬國面前,自然是頂天立地,可若是在西洋諸國面前,那還不夠看,閻大人,您大約還不知道,越南之戰,為何能夠全勝?”他朝著慈禧太後拿著蓋碗拱手,“自然最要緊的就是全賴皇太後運籌帷幄,南下督戰之功,新軍水師的鬥志昂揚,這也是原因,可您怕是忘了一件事兒,我大清居於東亞,遠離法國本土,法人不能傾國之力前來攻我,這也是得勝的一個因素,您這個可是看到了?咱們北洋水師的實力,並不是比法國人的海軍高,只是因為咱們全力以赴,而法國人偏師來攻罷了,若是以前這麽認為也就罷了,咱們得了法國人的軍艦技術,知道了天高地厚,嘿嘿,閻大人如今還能如此想嗎?”

閻敬銘對於李鴻章的冷笑視若罔聞,他只是淡淡地說道,“人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大的飯,朝廷的各項事業,都是要權衡的看,籌謀的辦,我雖然不比李大人精通軍務,天下這麽多的事兒,那麽多的部門,都是要從戶部伸手要銀子的,您不在中樞,自然是不知道,中樞都是要均衡的辦,若是都把銀子給了北洋水師,如何能夠各項差事齊頭並進?手裏頭的刀是夠重夠鋒利了,可若是拿刀的人身子羸弱,這又當如何是好呢?何況,戶部不是就給北洋水師當差的!”

李鴻章臉上通紅,“你!”

兩個人針鋒相對,互不退讓,算的鬧出了真火,李鴻章正欲反唇相譏,慈禧太後連忙說了一聲,“好了!”

兩人隨即不再說話,聽著太後說話,“都是宰相級別的國朝高官了,怎麽還鬥嘴起來了?這麽上好的雨前龍井,怎麽都堵不住你們的嘴啊?”

“臣等失儀,請太後降罪。”閻敬銘有諷刺李鴻章不在中樞的資格,昔日寶鋆算是料理戶部的幹才,但是他自己不幹凈,所以對著底下人偷雞摸狗的行為從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閻敬銘不一樣,到了戶部就屢次和寶鋆唱反調,後來入直軍機,成了宰輔,行事就更加雷厲風行,肅順是最嚇人的,可在戶部當差的人裏面,閻敬銘的外號是“閻羅王”,這名聲可是比肅順難聽給多了,他又是那種技術性的官僚,只是看銀錢的走向和動態,對於政治紛爭興趣甚少,在慈禧太後面前也無所畏懼,向來都是有什麽說什麽,他只是看國庫的銀子如何用的最好,如何用的最能發揮作用,這是他堅持所有撥款去向的原則,用他的話來說,“無論鐵路還是水師,是否重要,我都無需關心,這些具體的事兒,相關的負責人關心就是,我只需要考察這個撥款是否適度就可。”

李鴻章自然也毫不遜色,在他看來,閻敬銘只是精通財計而已,不曉得什麽叫大局觀,如果水師不重要,只怕江南已經打成了廢墟一片,到時候就算有再多的銀子,也補不回來這裏頭的損失,閻敬銘才是鼠目寸光的那一類人。兩個人原本氣勢都極足,隱隱在東暖閣裏頭對峙,雖然沒有怒目相視,分庭抗禮,平分秋色,只是突然慈禧太後發話,不過是閑閑的幾句話,兩個人的氣勢頓時消弭無影無蹤,一起俯身聽命。

“這裏頭呢,中樞的難處也要兼顧一二,少荃。”閻敬銘說了這麽久的話,慈禧太後沒有反駁,李鴻章大約就猜得到慈禧太後的態度了,她大約也認為北洋水師需要暫緩投入資金,李鴻章不免失言說道,“西聖……”

“你先聽我說完。”太後擺了擺手,“中樞的難處呢,是暫時的,凡事不可兼得,這個道理,不用我說你也明白,中樞的難處。”她扶著腿,站了起來,“就是在於沒有多的銀子,原本英國法國有幾家銀行想要借錢給我們,第一個,咱們缺的銀子多,他們怕是接濟不了;第二個,他們借款的用心啊,不單純,不是想著在咱們這裏賺利息,而是。”慈禧太後站在了一盆蘭花面前,擺了擺蘭花的葉子,動作溫柔,眼中露出的卻是十分凜冽的光芒,“想要咱們的命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