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先公後私(三)(第2/3頁)

“是,各位中堂請看。”胡雪巖把木盒子放在了長條的桌子上,這裏是各位軍機大臣和首輔議事的會議廳,兩翅的黃花梨木官帽椅中間,有一個長條的桌子,春夏的時候在這裏議事,原本是軍機大臣們零散的坐在後頭,見到胡雪巖打開了盒子,都頗為感興趣的圍了上來,木盒子裏頭是淡藍色的綢布襯著,上面有幾片紙張的模樣,張之萬還真不知道這次居然發行的是紙幣,連忙從袖子裏頭拿了一副水晶眼鏡出來,用手絹擦了擦,帶上去一看,只清楚的看見到淡藍色的綢布上頭擺著的紙幣。

他先拿起了一張,只見到那張深藍色的紙幣差不多一只手長度和大小,上面通體繪著祥雲和金龍的圖案,一面上面橫著寫著楷書“伍拾圓整”,豎著寫著“大清銀行”四個字,這是漢字,還有蒙藏滿文在邊上,“這就是五十元?能換多少個銅板?”

“回中堂的話。”胡雪巖說道,“如今的新幣就是按照十個銅板一元錢來算的,那麽這個伍拾圓就可以換五百個銅板。”他朝著另外一張紫色的紙張事宜,“這一張是一百,另外還有二十,十,五一共五種紙幣,大小顏色都是不同,一百的紅色紙幣是最大的。”

張之萬看了看那張紙幣,“胡大人,這上面的花紋不錯。”他仔細的用水晶眼鏡瞧了一會,“祥雲金龍,瞧著喜慶極了,顏色也不錯,只是除了這個,似乎也沒什麽特別的地方嘛。”

胡雪巖笑道,“張中堂,您把這個五十塊翻過來就瞧見特色了。”

張之萬翻過那張五十的紙幣才一瞧,就哎喲了一聲,又連忙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上面這藍色的一汪湖水水波蕩漾,花的十分細致,這個景色倒是張之萬沒看過的,“看著倒不像是什麽京城的湖泊,這上頭是什麽啊?”

“這是北海風景。”胡雪巖耐心的解釋道,“銀行的意思,要按照英國英鎊的例子,把皇太後的聖像畫在新幣上,不過皇太後覺得畫聖像還不如用一些能夠代表咱們中國的東西,故此下官又好好想了法子,這才選了一個北海的風景畫。”

額勒和布是北海總督出身的,他實在很是懷念北洋的景色,他連忙又抓起了一張藍色的五十元紙幣,仔細看了看,眼角有些濕潤,連忙點頭,“不錯,是北海的樣子,沒想到這北海這麽多年不得見,倒是在新幣上瞧見了!畫的是真細致啊。”

“是西洋的法子,用一條條線細細勾勒出來的,邊上還有咱們新軍將士拉著駿馬的圖像,您瞧見了沒有?就在這個地方。”胡雪巖說道,“雖然沒有咱們東方水墨畫的意境,但最是寫實了。”

“那別的呢,是什麽?”孫毓文連忙說道,“難道都是各處景致嗎?”

“也不是。”胡雪巖笑道,他拿起了一張綠色的二十元紙幣,“這上頭是《鹹豐字典》。”

二十元的正面上面畫著一疊厚厚的冊子,冊子標注著《鹹豐字典》四個字,背景是圓明園的文淵閣並牡丹花,張之萬是翰林出身的,對著文教能夠入新幣,很是滿意,而且這個五十塊的紙幣顏色十分的淡雅,書卷氣十足,連連點頭,“很好,很好,文教武功素來都是並重而論的,《字典》的確是《四庫全書》後文治昌盛之標志,這個新幣做的不錯。”

“還有這十元。”胡雪巖拿了一張青色的十元紙幣出來展現給軍機大臣瞧,“這是咱們大清第一條鐵路,京師到天津鐵路上頭第一輛火車的照片。”

董元醇拿起了土黃色的五元紙幣一瞧,“哎喲。”他驚嘆了一聲,“上頭這是定遠號嗎?”

“正是,因為現在通寶還在用,將來要逐步慢慢淘汰,接下去還有鎮遠來遠靖遠都要上紙幣,這些放在二元,一元,以及半元的上頭,剛剛好的很。”

“怎麽還有半元?”許庚身奇道。

“是,不僅僅是半元,還有五角,一角等,哦,一角就是一個銅板。”

清朝銅錢和銀兩的兌換比例一直在不停的浮動,但總體來說,都是一兩銀子換一千個銅板,許庚身點點頭,“這麽說來,壹佰元就是值一千個銅板,一兩銀子,這個倒也不算太離譜,我先前還怕著你們搞出什麽幾十兩幾百兩的銀票來,到時候只怕是銅板銀元都不夠找的。”

“銀票的事兒,倒也可以這一次一並處置了。”胡雪巖眼神一閃,笑道,“不過這倒也不著急,各位中堂先瞧一瞧這個壹佰元上頭的圖案吧。”

他把那張紅色的壹佰元紙幣珍而重之的拿了出來,翻過來讓大家夥瞧正面,軍機大臣都圍了上去,這上頭的東西大家夥倒是都認識的,就是大家會素日裏常見的太和殿。

那太和殿十分威嚴氣派,在漢白玉基座的襯托下巍峨無比,畫在紙幣上頭,別的紙幣都是一個顏色,倒是這壹佰元紅色的畫圖裏頭還有隱隱用了別的顏色,“恩。”許庚身仔細看了看,“紫氣東來,太和殿用了紫色,最妥當不過了,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