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德皇威廉(一)(第2/3頁)

孫毓文對著張之萬笑道,“咱們王爺哪裏還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拿著外頭的話來打趣咱們呢。”

“還是萊山知道我。”禮親王停下了腳步,轉過頭來,興致勃勃的對著軍機處的手下說道,“外頭的話是難聽了些,可我倒是不在乎,大家說說看,世人都把咱們和恭親王那一屆的軍機相比,說咱們不如他們,可咱們辦了多少事兒?現在有這個發行新幣設銀行監管的事兒,之前辦了制造軍艦的事兒,還有比如學校這些一樣樣的事兒,朝廷的變化可比前二十年要來的更多啊,這自然首先是皇太後的功勞,可咱們也沒有閑著嘛,皇太後的意思,我倒是清楚的,她已經有了一套想法,咱們只要跟著她,聽她的旨意當差就是了,何況,大家夥也瞧見了,皇太後不怕事兒!”

“發新幣監管票號又新設銀行,這三四件都是最難為的事情,一樣都是十分艱難了,何況三件事兒一起辦,一起來操持,外頭的麻煩是成倍的增加,別的人要是如此早就是放棄了。”

這又說到前朝的一個笑話可以提一提,說明宣宗準備在棋盤大街邊上準備新設一個練武場,那附近老早就有了許多的居民住著了,戶部和工部來稟告,這些人拆遷到別處重新給他們房間居住,需要多少的時間,和多少的經費,明宣宗一聽就馬上放棄了這個計劃,因為他覺得太麻煩了,擾民不說,還要浪費許多的時間,這樣也被文人們稱贊實在是寬容之仁君,當然,某種角度上不擾民興師動眾的確是寬仁,但是另外的角度來看,怕麻煩就不建設,是不是另外一種不作為的怠政呢?

禮親王的意思很清楚,君上若是怕事兒,那他們就含糊得過且過的過就是了,像比如慈禧太後這種不怕麻煩願意找事情辦的人來說,禮親王等人也好辦,遵旨辦事當差就是。

“皇太後不怕事兒,咱們還擔心什麽。”禮親王笑道,大家夥這才知道這一位被世人諷刺為昏庸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絕頂的厲害人物,“罵聲再多,也不礙事,安心當差就是,何況皇太後也不是獨斷的人,這個方案,到底可是咱們議出來的。”

“王爺說的極是,接下去就等著。”許庚身嘆道,“就等著看把新幣發出來,多多少少等到不怎麽缺銀子了,這局面就好了。”

這一屆軍機處,算是在今天開誠布公的談了談,大家夥以前可能有的別樣小心思,今個算是解開了,幾個人邊走邊談,一起回到了軍機處的兩層值廬裏頭,“說到這個局面。”禮親王說道,“外頭的局面如何了?倒也要好好關切著,德國那裏,不知道這個會開的怎麽樣。”

這就是要問專門管理外交事務的軍機大臣郭嵩燾了,郭嵩燾搖搖頭,臉上有些無奈,“咱們這裏削減了北洋水師購買軍艦的費用,柏林會議那頭頓時就有了反應。”

“國與國之間,到底是不如小門小戶的。”禮親王搖搖頭,嘆道,“小門小戶我不買就是不買,那能把我怎麽地,但是在國家裏頭,咱們不買,倒是結了冤家了!”

柏林,未明斯特皇宮。

曾繼澤正坐在偏廳裏頭耐心等候著,會議已經召開了一個多月了,各國吵吵鬧鬧一直沒有什麽進展,會議的安排也十分的隨意,想去就去,不想去到處和各國私下會談也是可以的,曾繼澤已經請見了好幾次德皇威廉二世,但是都被德國外交部攔了下來,只是說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不得空。

原本在柏林會議的開幕式上說的很清楚,德皇十分樂意見到中國代表團,但是自從接到了中國國內傳出的消息之後,德國外交部長十分不滿的直接對曾繼澤提出,“這樣擅自取消掉接下去幾年的訂單是一件十分突然,並且讓人難以接受的行為。”

購買軍警的合同談判,下訂單,支付預付款,開始修建軍艦,然後進行驗收審核,再運到中國來,這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大概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如果暫停了接下去三五年的軍艦訂單,在這三五年之間,對於德國經濟沒有什麽損害,但是再接下去三五年,等到需要投入資金建造軍艦的時候,那個時候德國的經濟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現在德國的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失去了一個穩定的高收益的賺錢途徑,是十分難以接受的。

當然曾繼澤對於國內的情況也有所了解,國內財政的危機也是存在的,那這種情況下,當然要必須減少有關於在海外直接付錢買軍艦的這種對於國內經濟沒什麽直接作用的舉動,但是他這個時候不得不還需要進行嚴密的周全和溫和的解釋,“這只是我們國內的一部分官員單獨的想法,並沒有形成正式的聖旨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