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項莊舞劍(二)(第2/3頁)

他不由得有些懷疑,畢竟這事兒,他作為一國大使居然是從未聽過,而且曾繼澤從抵達柏林開始,就只是說來參觀學習,並且是來支持德國的,並沒有自己挽袖子下場的打算,為何這樣突然改了主意,實在是太古怪了,古怪到他不得不來不顧及禮儀出聲發問自己的上司,曾繼澤這個時候也放下了外交上的從容不迫的姿態,似乎被剛才自己的一番話嚇到了,靠在沙發上半晌不說話,聽到了安瀾的疑問,他點點頭,又搖搖頭,“我有多大的膽子敢在國家大事兒造謠?這當然是國中發出來的電報,指令要做的事兒,這事兒,不僅僅是郭中堂的吩咐,更是皇太後的諭旨!”

“皇太後要非洲的土地!”

拖了許多時間,四月二十五這一天,馬上到端午節的時候,光緒皇帝伺候皇太後並一幹太妃太嬪妃嬪等人終於起駕幸圓明園,到了圓明園又是一番安頓不提,慈禧太後以前都是住九州清晏的,如今皇帝馬上就要大婚了,繼續住這裏就不太合適了,但皇太後怕熱的很,又不想去住勤政親賢,那裏到底是議政的地方,若是住在勤政殿,和住在紫禁城裏頭,有什麽區別?九州一帶,都已經帶膩歪了,東看西看,選中了接秀山房,接秀山房於福海東岸南部,建於雍正九年前後。此處前俯巨湖澄碧,遠望西山秀色,背靠長春園,安靜涼爽又離著勤政殿不遠,也方便慈禧太後可以去理政辦事。

皇帝自然是住進了九州清晏,多少年以來,這裏都是皇帝的住所,一直從未改變,其余的太妃太嬪都擇了各自喜歡的地方住下,橫豎現在皇帝還沒有大婚,這些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壽康宮和慈寧宮雖然不狹窄,可太妃們都是擠在一塊的,那裏有園子這樣的寬敞,風花雪月的景色又極好,也不用晨昏定省的去皇太後面前立規矩,自己想怎麽樂呵就怎麽樂呵,如今已經古稀之年的宣宗太皇太妃常氏住進了她以前最喜歡的舍衛城,忍不住對著皇太後念佛道,“這都是虧了咱們太後娘娘的福氣啊,阿彌陀佛,咱們老婆子年紀一大把了,還能在這裏頭過幾天好日子呢。”

這一日是進來安枕了三天之後,大家夥一起來拜見皇太後,雖然不用來天天立規矩,可多少都要先來聽皇太後的訓示的,聽了訓示之後大家夥自己想玩就玩,想聽戲就聽戲,想泛舟就泛舟,沒人管了,文宗朝的時候大家夥還要自己做針線活,算是支持國用,但是現在都不用了。太後十分恩恤後宮,平時李都不太約束她們,而且各自母家有什麽困難的,也不會不幫忙,若是家中有成器的人,太後還在官員任命上特別關注,所以本朝的後戚黨人,是十分嚴重的,就比如常氏,就有一位侄孫在郵電部當差,官位還不小。

大家聽到了常氏贊頌,也紛紛贊美起來,饒是慈禧太後在外朝被拍馬屁的時候多了,這時候聽到群雌粥粥,也不免要雞皮疙瘩起來,“這都是說的什麽話,咱們大家夥相處了這麽多年,住那裏算的是什麽?”太後擺擺手笑道,對著下首的常氏笑道,“太皇太妃你的身子康健,這是國朝的福氣,您也是四朝的老人家了,見得世面多了,想當年,還是您陪著我在圓明園一起回宮呢。”

“見得世面不少,可到底以前也沒有如今這樣的福氣。”常氏笑眯眯地說道,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了,“皇太後是最敬重後宮的這些太妃太嬪了,若不是您的招撫,大家夥的日子不知道多慘淡呢,您敬重咱們,咱們出宮住家裏頭也都有面子。”

皇太後是清楚嬪妃們守寡之後的處境的,所以每年在二月初頭的時候都會下旨讓宮裏頭的嬪妃都回家住半個月的時間,當然了這些嬪妃沒有子女,但是娘家人都還在的,何況旗人家庭裏頭姑奶奶的說話分量是挺大的,宮內外阻隔甚多,能夠出宮住一段時間,和家裏人的關系又聯系了回去,有了親情做依靠,日子就過的充實多了。

這就是屬於德政體恤宮人的範疇了,大家夥自然是感恩戴德,太後哈哈一笑,“咱們如今可是四代同堂了,接下去等著皇帝大婚,宮裏頭就更熱鬧了。”

“正是這話兒沒錯。”邊上的麗貴妃輕笑說道,“皇太後是想著趕緊讓皇帝大婚,早些抱小阿哥呢!”

“小阿哥我是不會抱的。”慈禧太後笑眯眯地說道,“我自己個毛手毛腳的,怎麽抱得好小阿哥?皇帝小時候,還是你們幾個抱的更多了些,我呢也沒有別的辦法,就一樣,拿著銀子,提早著預備好奶媽嬤嬤,讓皇帝的阿哥公主們都好好照顧著,這事兒就包在我身上了。我就出銀子,照顧的事兒我就不幹了!”

眾人都是微笑著附和,“太後娘娘都花銀子了,大家夥還有什麽可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