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朝日鮮鮮(三)(第2/3頁)

“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

這話實在是太霸道了,霸道到西鄉從道幾夜睡不著覺,剛剛起步的日本海軍如何能夠抵擋北洋水師的恐嚇和威脅?“為了對付北洋海軍,帝國已經添置了嚴島、橋島、橋立以三個風景區命名的三條艦,但如果不把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艦‘吉野’號買回來的話,我們還是無力與北洋海軍抗衡!這是奏對時一定要讓陛下明白的。”

“陛下和我們的立場是一致的,要通過軍費預算,難對付的是議會那幫家夥!希望這次賠償的羞辱,能說服他們……”伊藤博文臉膛黧黑,骨骼粗大,與其說他是首相,不如說是常年在風雪呼嘯的北海道捕魚的漁民更合適,但他從說話的口氣到神色卻是深謀遠慮的。

“沒有議會增加的撥款,我們根本無法和清國的北洋水師抗衡!”西鄉從道不知道是幾天沒有睡好,說話特別的沖,“海軍沒有錢,是辦不好的!只靠我們士兵的武士精神,也是不夠的!”

西鄉從道是陸軍出身,到海軍來做大臣,自是不懂。但氣人的是當過三次海軍大臣的西鄉從來也沒有打算去弄懂過。那幫自認為是水兵的人很不服,看他不起,幫西鄉大臣起了個綽號叫“原來如此大臣”,因為西鄉從道不太知道海軍,聽人給他介紹情況時常常會作恍然大悟狀:“原來如此”。西鄉第三次當海軍大臣的時候,後來的日本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已經當了一年官房主事了。西鄉讓主事幫他弄一份海軍情況概要來,山本給了他一份,過幾天去問看了沒有。西鄉回答說已經看完了。這一下主事大佐爆發了:“不可能,準備這份資料花了7個月,大臣怎麽能五天就看完了,你根本就沒有看。”西鄉大臣笑了:“你還挺聰明,我確實沒看”。山本怒不可遏:“身為大臣,怎麽可以如此不負責任?對部下的心血不屑一顧?”西鄉招了招手,讓山本站得更靠近些,然後壓低了嗓門說:“我是陸軍出身,反正看不懂,何苦要看它?我是長官,不需要看的,有你們看就行了。我就是幫你們去要錢,去要權的,這樣不好嗎?”這回是山本大佐高呼“原來如此”了。從此山本就跟定了西鄉,西鄉指向哪兒,山本就肯定打向哪兒。

陸奧外相卻是真正的鄉下人出身,雖然後來畢業於西方名牌大學,西裝革履也掩蓋不了他的野蠻之氣,他做事向來是以強硬著稱的,說話時高顴骨不停聳動,“光靠說服不行,要牽著議員們的鼻子走。”

軍部代表伊東佑亨也同意這樣的說法,“還要對他們發起進攻,這次向中國人低頭,絕不會是一件壞事,中國人的古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情充分運用起來,激發民眾的民族心!中間突破,天皇陛下的首肯和國民的支持再形成夾擊!”

陸奧宗光兇狠的點了點頭,“國民的共識是太重要了,要高舉民族主義的旗幟,將國民對政府的不滿,轉移到對中國的仇恨上面去!”

伊藤博文微微一笑,他絲毫沒有要向中國低頭的憤怒或者羞辱,“外相的話真是說得太好了!日本帝國的優勢就在於一舉起民族主義的旗幟,便能夠舉國一致。而中國向來是各行其是,他們的人民對於國事更是混沌無知,或者以為他們已經得到了所有的國事,真的太可笑了,而李鴻章,初來乍到,就想用打擊日本國來增加自己的威望,但是他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我根本不相信北洋艦隊會對日作戰,因為在清國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他剛想伸一伸胳膊,馬上就會有七八只胳膊把他拽住!”

帷幕後,六十余歲的福澤喻吉一頭銀發,腰板挺直。與天皇相對而坐,面色沉靜如水,他是這個時代十分知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雖然沒有出仕,但是在日本國的地位有些像是渭水邊釣魚的姜太公,十分的被維新黨人推崇,今日被明治天皇邀請來,談一談日本國未來的發展。

“隨著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來,西洋文明之風逐日東漸。其所到之處,就連青草和空氣也被此風所披靡。大致說來,雖說古代和今天的西洋人沒有多大不同,但他們的舉動在古代較為遲鈍,而今天變得活躍起來,無非是利用交通這個利器的緣故。對於東方國家的當務之急來說,此文明的東漸之勢十分強勁,莫不如與時俱進,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嘗文明的苦樂,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樣。眼下東京的麻疹最初是從西部的長崎地方向東傳播,並隨著春暖的氣候逐漸蔓延開來。”天皇點點頭,表示對的話認可。

“是,此時即便是痛恨該流行病的危害,想要防禦它的話,又有可行的手段嗎?臣確信沒有這樣的手段。純粹有害的流行病,其勢力的激烈程度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利害相伴、或利益往往更多的文明了。當前不但不應阻止文明,反而應盡力幫助文明的蔓延,讓國民盡快沐浴文明的風氣,這才是智者之所為。如果試圖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國的獨立也不能保證,因為世界文明的喧鬧,不允許一個東洋孤島在此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