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坂上之雲(四)(第3/3頁)

“這是完全錯誤的觀點。”西鄉從道搖頭說道,“大概是清國已經強大太久了,他們已經忘記了當年被動挨打割地賠款的滋味了。”

“您說的很對,海軍相閣下。”小村壽太郎點頭說道,“清國現在所有的官僚,都是最近幾十年開始步入政壇的,包括現在清國軍機處的那些丞相們,都只是四五十歲的年紀,而清國距今最早的一次失敗,還是在三十多年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那個時候整個沿海都被英法聯合艦隊攻擊的事情,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完全不記得了,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國家十分強大,而這樣強大的國家背景之下,許多人已經忘記了過去的恥辱,忘記了那些因為軍費的落後而被挨打的故事。”他轉過頭對著明治天皇說道,“天皇陛下,清國是如此的健忘,如此的厭惡軍隊,這對於我們日本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是呀,想當年黑船事件。”明治天皇沉聲說道,“是多麽的刻骨銘心,整個國家現在都一直沒有忘記當年的教訓,而清國,這些年對於日本的打壓,也讓整個國家凝聚在了一起,這樣的角度來說,朕應該感謝清國,正是因為這樣的強國在側,故此朕一直不敢忘卻弱小國家的悲哀!”

他示意小村壽太郎繼續說下去,“清國整個國家上下都呈現出十分鼎盛強大的面貌,這樣的情況讓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醉,洋務運動辦了三十年,清國飛快發展了二十年,經濟鼎盛,百業興旺,但是他們的軍隊似乎沒有很多的進步,這幾年,軍隊上的醜聞時常發生。”

小村壽太郎禦前奏對,肯定是不會過多的談市井上的那些野話,還是更多的談清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的事情,“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戰鬥,國內零星的小叛亂並不能夠表現出清國軍隊真正的戰鬥力,但是我這裏有一個表格,可以很清楚作為參考,清國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是怎麽回事。”

他把身前的一個文件袋裏面抽出了一張表,遞給了伊藤博文,伊藤博文起身,雙手遞給了天皇,天皇打開了一看,上面畫著一個表格,小村壽太郎解釋說道,“這裏面是歷年,就是最近五年,清國平叛的時間,上面可以清楚的表明,在叛亂的規模範圍人員差不多的情況下,清國的所謂新軍十二鎮,平叛的時間和所陣亡的戰士,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這樣的趨勢,說明了什麽?”

“說明了清國的新軍戰鬥力,逐漸的在下降。”軍部代表伊東佑亨眼睛一亮,迅速的接話說道,“不然不可能在平叛的時候,出現這樣下降的趨勢的。”

“是的,梅機關和我們外務省都是這樣認為。”陸奧宗光點點頭說道,“清國的新軍戰鬥力正在逐漸的下降,雖然他們還是很強大,但是很顯然,他們逐漸的在下降了作戰水平和能力。”

“那麽。”天皇放下了表格,“我們日本帝國的陸軍,能夠戰勝清國的新軍嗎?”

西鄉從道沉著臉不說話了,這樣尖銳的問題,饒是西鄉從道是陸軍出身,但是他現在處於海軍大臣的身份,實在是不宜替陸軍回答什麽,若是這裏的對話流傳出去,許多人會以為自己是越俎代庖了。

而且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兩個國家沒有交戰過,目前是無法得知結果的,怎麽樣過於狂妄,或者是過於謙遜滅了自己的威風,都是不適合的答話結果。

大家都看著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微微一笑,堅毅的表情生動了許多,“清國現在的軍備設施這些,遠遠超過我們日本,但是戰爭不是比武器的先進與否,而是要看,臣以為,更多的是要看戰士的鬥志和軍隊的鬥志,如果只是依靠軍事設備和武器裝備,是遠遠不可能決定戰爭的走向的。”

伊藤博文的意思,就是清國的武器優良,但是日本的士氣高漲,伊藤博文對於中國的研究十分的透徹,“在三國之後,東晉的時候,前秦皇帝苻堅傾國之力南下攻打東晉,來勢洶洶,那個時候前秦已經統一了北方,似乎羸弱的東晉無法抵抗強大軍備的前秦軍隊,但是這樣不可一世的前秦軍隊在淝水被幾萬人的軍隊打敗了,還留下了一個風聲鶴唳的故事,所以,軍備是否強大,根本無關緊要。清國他們只要一直這樣的歌舞升平,漠視輕視軍隊,那麽不遠的將來,也一定會像前秦的軍隊一樣,一潰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