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東北總督(一)(第2/3頁)

“兵者,兇險也,非萬不得已之時不可用之。”榮祿點點頭,轉過身來,“少荃兄你說的極是,所以設了東北三省,把我放在東北去當總督,也是有防備日本的一個因素,日本之外,俄羅斯人也不能小覷,咱們這些和外頭打交道的,可是比內陸的那些督台們,辛苦多了咯。”

“朝廷對著日本人想要吞並朝鮮的想法,是有所察覺的,不然不可能先把東北三省設起來,又讓少荃兄你照看好朝鮮,我聽說,朝鮮的王妃又要入朝了?”

李鴻章搖搖頭,臉上有十分不耐煩之色,“是,這個閔妃,實在是煩得很,日本人偶有挑釁之事,就即可宣告袁世凱,要袁世凱出兵幫助,袁世凱又不是他朝鮮國的臣子,甚少理她,於是她又準備借著朝鮮世子在京師裏頭讀書的由頭,請旨入朝,朝中也想著要和朝鮮搞好關系,免得朝鮮被日本拉過去,理藩院已經下令,準許閔妃朝覲了。”

“這是必然的事兒,日本人想要吞並朝鮮,那麽朝鮮王室第一個就要好好對付。”榮祿說道,“咱們當然要拉著他們,咱們想著幫他們,但是朝鮮國裏頭,只怕有些人會不領情。”

“這是自然,有人願意當兒皇帝,也有人願意割讓幽雲十六州。”李鴻章說道,“朝鮮國內的那些開化黨,被閔妃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倒是少了一些碎嘴的東西。”

“他們怎麽著,我懶得管,也沒有那個功夫管。”窗外風開始漸漸大了,不一會,春雨就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間或有雷聲隱隱,室內暗了下來,榮祿轉身坐了下來,拿起蓋碗喝了一口茶,“朝鮮是你少荃兄管的地方,我不插手。”他笑道,“我就把盛京黑龍江吉林這三省的軍務辦好了就是。”

“軍務?”李鴻章仔細咀嚼了一番,眼神微微一凝,“仲華出京,難不成還有密旨嗎?”

“並沒有什麽密旨。”榮祿說道,“我之前當著兵部尚書,兵部的事兒,多少知道一些,各地的團練如今良莠不齊,新軍的兵源,在團練這裏,就少了許多,其余的人……這些年十二鎮塞進來了不少人,倒也不是都是不好的苗子,好苗子不多,也不能說這些人對著朝廷不忠心,只是,有些浮誇罷了,平日裏頭不知道如何,戰時的區別只怕就很大了。”榮祿搖了搖頭,新軍是他和武雲迪一起管得,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多說新軍的不是,故此只是微微一點,也不多說什麽,“少荃兄你管著北洋水師,應該知道這些年,招兵難招了。”

“除了幾所水師學堂之外,朝著外頭招兵的,倒是人少了些,也不算太難。”李鴻章說道,“這些年,外頭到處那裏都能賺到銀子,讀書出身的,又覺得當兵太辛苦了,特別是要在水師上船的,海裏去,浪裏來的,內陸的人暈船的居多,更是難找,只能在沿海和沿江的省份招手一些,難是難了些,不過咱們大清國人多,想當兵的人少了些,怎麽選,也是夠的。”

“世風日奢,大家夥都喜歡安穩舒坦的日子,也是尋常之事,倒也沒什麽可苛責的,如今我在了東北,東北別的事兒,我盡量少管,先把東北幾個省份的團練拉起來,盛京倒還好,吉林和黑龍江,馬匪極多,若是把這些人剿滅了,地方上太平些,也不至於讓外人有機會鉆了空子,地方平靖那是最好,若是不成,那就要派新軍了。”

“新軍要派到東北嗎?”李鴻章微微驚訝,新軍一向是不輕易出動的,“這事兒定了嗎?”

“還沒定,只是愚弟的一點淺見罷了,倒是要請少荃兄參謀一二。”榮祿笑道,“這事兒妥當不妥當。”

新軍駐紮地方素來是沒有定制的,不限於什麽省份,也不限於什麽時間,雖然沒有定制,但是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一是要緊的地方,兵家必爭之地,如今自然沒有漢唐時候的長城關隘要守,但是山海關,張家口,這兩地是必定有新軍駐紮的,為的就是拱衛京畿,之前新疆阿古柏叛亂,新軍開拔,隴右古道,河西走廊,一連串的城市駐紮著守護糧道,後來的北海城也是陸續駐軍了不少年;第二種就是叛亂戰爭之地,喀什、伊犁,後來的升龍府和順化,這都是新軍駐紮過的;第三種就是例行的換防,比如天津移鎮河南,甘肅到山西,這樣有限的幾個省份換一換,新軍到底人數不算很多,要是每個省都駐軍,那是來不及的,也容易讓一省提督不滿意。所以這幾種,如今看來,似乎東北三省都還沒夠得著這三種情況,李鴻章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之前北洋水師在長崎鬧了一下,日本人安分了不少,若是新軍入盛京,擇一個靠著朝鮮近一點的地方守著,日本人怕是又要安分一段時間了,只是,過猶不及,要注意適可而止,不要讓日本人鬧了一個狗急跳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