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銓選部閣(二)(第2/3頁)

太監伺候朱筆,皇帝拿起狼毫,正準備在自己心儀的人選下面畫一個圈圈,其余的人都凝神靜氣,等著皇帝朱筆勾定,孫毓文微微搖頭,臉色有些奇怪,禮親王合著眼,不發一言,似乎這事兒和他沒什麽關系。

皇帝正準備下筆,突然之間想到了什麽,又把筆擱下,“不妥,軍機大臣位份尊貴,又有宰輔之職,朕不能夠草率的定奪,要請示過親爸爸,請他老人家來定奪才是。”

孫毓文似乎有些失望,但又好像放松了許多,微微的吐了一口氣,那廂禮親王已經迫不及待的拍起了馬屁,“皇上實在是仁孝之極,洪福齊天!”

其余的人也不得不一起山呼,皇帝含笑的看著眾人,“到底是朕太無能了些,親爸爸都已經不再訓政,朕卻還是要拿這些政事讓親爸爸煩心,實在是不孝。”

“本朝以孝治天下,皇上此舉乃是順天應人,堪為萬民表率也。”孫毓文也連忙接話說道,“西聖爺必然是會十分感動的。”

“好了,今個就到這兒吧。”皇帝點點頭,讓軍機大臣們都跪安了,“有什麽事兒,自己個遞牌子就是,最近的政事兒倒也沒什麽特別的,諸位處置的很好,朕很是放心。”

於是軍機大臣們一齊鞠躬,退出了養心殿,閻敬銘掃視眾人一眼,冷哼一聲,拂袖離去,禮親王朝著閻敬銘的背影看去,微微苦笑,“這個閻羅王,倒是把咱們都怪罪上了。”

額勒和布搖搖頭,“王爺不用計較什麽。”額勒和布雖然是當面和閻敬銘不對付,可背後的時候,不是在說閻敬銘的壞話,“他管著戶部,實在是得罪太多人了,只怕是這滿朝,一半的官兒要恨他,他又是那個脾氣,每個月不和別人吵幾次架,倒是稀罕了,如今若是趁早脫了身,也免得他將來落一個不好的下場。”

“老額,你倒是好心。”孫毓文卷著袖子,從一邊走了過來,“可人家不見得領情,閻羅王還是喜歡幹戶部的差事的,從他手裏把戶部尚書的位置拿走,只怕比殺了他,差不離兒!”

“罷了。”禮親王搖搖頭說道,張之萬,還有郭嵩燾一一告別散去,只留下了禮親王三人,“老孫啊,你在禦前說的是什麽話啊?”禮親王也不是笨,他素來只是看破不說破,無奈地說道,“怎麽能這麽說呢,不管如何,如今是萬歲爺親政了,你那點小九九可以放起來了。”

禮親王這個首輔和氣是夠了,權威嘛,只怕也沒多少,孫毓文聽禮親王這麽說,不免笑道,“王爺您過慮了,我可並沒有說什麽奇怪的話兒,是皇上自己個拿主意,皇上準備朱筆圈定的時候,我說過什麽話沒有了?是皇上自己個想到了西聖爺,要請西聖爺的懿旨,我才這麽多嘴說了一句罷了,說的話也是頌聖之言,又怎麽會有什麽小九九呢?”

禮親王搖搖頭,“你有自己個的主意不打緊,別讓兩宮鬧了生分就不好,這好日子才過了沒幾年,若是鬧壞了,可有的你好果子吃!”

“是,是。”孫毓文點頭稱是,“王爺的教誨,我是絕不敢忘的。”

“不過我剛才瞧著,皇上對著軍機大臣還頗為中意,可似乎對著戶部尚書的任命,不甚滿意。”禮親王有些疑惑地說道,“這是個什麽意思?老孫你是最機靈的,你倒是來參謀參謀?”

“王爺您是當局者迷啊。”孫毓文跟在禮親王的後頭,三個一慢慢的走出了養心門,朝著隆宗門之側的軍機處值房走去,“皇上為什麽怎麽待見這戶部尚書的人選?您還沒瞧出來?那三個人,都不是皇上的人。”

禮親王咳嗽一聲,“這是什麽話,滿朝文武,誰不是皇上的人!”

“是是。”孫毓文不在乎的笑了笑,“您說的極是,可說起來,這誰提拔的,誰青眼的,誰超擢的,大家夥自己心裏頭都有數不是嗎?張之洞自然不用多說什麽,也是太後欽點的探花,又是這麽一番歷練之後外放,如今已經是封疆大吏了,世人都視為李鴻章第二。就說這高心夔,昔日滿朝厭棄,都說是肅順余黨,喊打喊殺的,就想著在外地當一縣令都不可得,皇太後收留了他,世人視之為北門學士,參贊軍務,出謀劃策,蟄伏多年,趁著風雲際會的時候兒,拜布政使於天南,又擔任巡撫至今,這可和皇上沒什麽幹系。這些人,將來到底是向著養心殿還是寧壽宮,王爺您說這還要再說什麽嗎?”

“所以皇上不高興也是尋常之事了。”

禮親王沉默不語,“你們啊,老是玩這些歪門邪道,皇上明見萬裏,若是他不喜歡這些人,自然是要再換人的。”

“是。”孫毓文笑道,“皇上不是擱置了嘛?要我說,王爺,皇上這是白費功夫,這外頭的人,哪一個不是累世深受皇恩,哪一個不是皇太後簡拔起來的?若是存了這樣的心思,只怕滿朝文武,都一個個的挑過去,都挑不出來什麽不是的人來,說起來,六爺以前的時候,還有這恭黨和後黨,可如今呢?恭黨已經灰飛煙滅,剩下的可就是清一色的後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