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一瀉千裏(四)(第2/3頁)

“這個時間差運用如何,還要瞧一瞧漢城那邊如何。”李鴻藻搖搖頭,“袁世凱在全州之部已經被日本人擊潰,接下去,如果漢城邊上的牙山保不住,葉志超和聶志成守不住牙山,日本人長驅直入,我們的新軍再快也快不過他們!”

李鴻藻撲冷水的,說了掃興的話,皇帝點點頭,“葉志超也是淮軍出身的宿將,想要讓他用直隸的團練軍打敗日本人,這是難得,但是只要守住牙山,想必也是沒問題的。何況,他也是新軍出身的軍官了,底下比如聶志成這種,都在講武堂歷練過,守住牙山不成問題。”

“若是漢城不失,自然是沒有問題。”額勒和布搖搖頭說道,他很不看好葉志超等人,同樣對著其余的人也很不滿意,“載漪罪過極大,丟了漢城,使得朝鮮南邊,眼下咱們的兵力就不占優了,而且還丟了閃電炮如此威力極大的武器給日本人!請皇上下旨,速速將載漪拿下,不要再讓他在朝鮮晃蕩了。”

皇帝想了想,還是搖搖頭,“載漪也是能幹的,之前就嚇住了日本人,多少也保了幾日漢城,何況漢城也是袁世凱的職責在,載漪若是有責,袁世凱也是有責任的,咱們如今且不用談這些,畢竟載漪等人還未歸國,如今就算是下達了處罰的旨意,也無法落實,不如就讓他們戴罪立功?”

“皇上聖明。”禮親王連忙說道,“真真是仁德之君啊。”

“何況如今李鴻章主管對日作戰,一概的處罰任命,還是要聽他的意思。”光緒皇帝微微一笑,“咱們就無需越俎代庖了,要緊的還是要管理好後勤的事兒,翁師傅。”皇帝對著翁同龢點頭問道,“戶部這邊的後勤糧草等,都預備好了?”

“都已經預備齊全,七月恰好是新糧入庫,直隸山西山東三省的新糧入庫之後就地征發,用鐵路運到威海和山海關再往北,放在旅順一部分,再一部分就放在鳳凰城,這樣的話,基本上,三個月內,不用擔心前線軍官戰士們的糧食問題。”

皇帝贊許的點點頭,閻敬銘卻在邊上有些不高興了,“後勤之事,絕非單單的糧草可言,我在朝鮮,原本就是宗主之國,若是就地征發,想必也不會有什麽大的問題,關鍵的不是糧草,而是軍備器械、戰略物資等,比如火藥、酒精、棉布、鋼鐵或者是布匹等,這些,翁師傅都準備好了?”

翁同龢臉上閃過了一陣尷尬之色,“眼下也都已經著手準備,和兵部聯合著辦,不日就可以辦好運到朝鮮。”

“現在已經對日選戰了,這些東西,早一些運到朝鮮去,那就是能夠多救一些咱們的官兵,就能多一些殺死日本人,這一節,翁師傅可別忘了,現在不是做道德文章水磨工夫的時候!要快,最快!”

光緒皇帝打住了閻敬銘的呵斥,“好了,閻中堂,戶部不還是你分管著嗎?如今正是大戰的時候,你應該多提點一二,而不是直接指摘什麽。”

他也不預備閻敬銘搭腔,“咱們這一艘南洋新研制出來的軍艦,能派上用場了嗎?”

“自然是能的。”禮親王喜滋滋地說道,“新的軍艦又大,又快,奴才是不懂的,可南洋造船廠的那些工程師們,個個可都是德法兩國最優秀的人才了,他們精心鉆研了這麽多年,又花了這麽多的銀子,為了就是讓大家夥都知道咱們大清國的軍艦也可以自己生產,這可是最好的事兒了,這一艘軍艦決錯不了!”

皇帝點點頭,正準備說什麽,外頭內奏事處的太監急匆匆的進來,呈了電報給皇帝,皇帝打開一看,刷的站了起來,“什麽?”

群臣都擡起頭盯著皇帝,皇帝慢慢的放下了手裏的奏報,臉沉如水,“葉志超等人無用,牙山大營,守了不過兩天,就被日本人攻破了!”

“牙山大營居然被破了!”李鴻章臉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這才幾日功夫?葉志超他們,在幹什麽?”

李鴻章拍案而起,怒不可遏,“葉志超真是太差草包了!”

“只怕不盡然是葉提督的責任。”張佩倫細細的看過了電報,淡然說道,“一是袁世凱擅離職守,離開漢城;二是載漪等人,疏忽防守,給了日本人可乘之機,日本人攻占漢城之後,又增兵釜山,從全州行到漢城左近,牙山已經是兩面夾擊,葉提督守了兩日,已經是很不錯了。”

“這到底是不一樣的。”李鴻章搖搖頭,“袁世凱和載漪那個時候,到底還是沒宣戰,就算不得失土,而葉志超和聶志成,兩個人如此無用,真是讓老夫大吃一驚,原本漢城之南,就沒有一個可靠的據點,日本人在釜山登陸,南邊已經盡數被日本人占領了,牙山位置緊要,老夫已經下過電報,要他們不計一切代價,一定要守住此處,守住此處,咱們再從容的派兵登陸,都是很方便的事兒,可失去了這個一個插在漢城左近的據點,那咱們想要再在朝鮮南邊的陸地上有什麽作為,那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