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東晉桓溫,『奸臣』的英雄人生(第4/6頁)

公元354年,桓溫發動了他人生裏第一次北伐,這次他的打擊目標,是當時盤踞關中平原的氐族人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當時的北方,原本強大的後趙政權已經滅亡,苻堅的前秦,成為中原各政權裏最強的一個,這時候正在開疆拓土,意圖統一北方。桓溫從江陵出發,水陸齊攻,比起征討四川的瘋狂,這次他深知自己的對手很強大,所以采取了持重的辦法,分兩路進兵,徐徐推進。此外,他還命令梁州刺史司馬勛北出子午小道。從戰略上說,他這個戰術很穩妥,可以說把所有的困難都考慮到了,既有陸路進攻,也有水上包抄,更有奇兵襲擊,而北伐的進程,也出乎意料的順利。當時的北方漢族百姓,對晉朝政權依然是有感情的,聞聽東晉大軍到來,百姓紛紛主動迎接,桓溫兵不血刃地從河南進入關中,前秦軍隊望風而逃,一路竟然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不過麻煩也從此開始了,這不是桓溫僅帶3天幹糧就能收復四川的時候了,要想收復廣闊的中原,僅僅有士氣和群眾基礎是不夠的,更需要穩定的物資補給。這個時候東晉主政的大臣,是擅長“清談”的王衍,最擅長誇誇其談,沒有一點行政能力,眼看桓溫節節勝利,一直反對北伐的他暗中使壞,對桓溫所需要的物資百般拖延,結果桓溫進入關中後沒多久就斷糧了。他對面的苻堅,也是一個很有經驗的名將,本來桓溫打算一旦沒有糧食,就搶割關中平原的麥子,誰知到了才發現,關中平原的麥子早被苻堅撤退前收割光了,桓溫沒有辦法,但還是不甘心,駐紮在灞水休整。這時候他有兩個選擇,一是回軍,二是決死一搏,背水一戰,全力攻打長安,就像他當年打下四川一樣。但這次把握比上次小得多,前秦的軍事實力遠遠比成漢要強,而且當年的他只是個新人,可以豁出去,如今他已經聲名鵲起,不是輕易能豁出去了。如果就此退兵,自然也不甘心,所以桓溫采取了一種折中的辦法,在灞水駐軍,一面招募當地名士,收買人心,一面等待機會。他這種做法,連當時來訪的華陰名士王猛都誤會了,王猛的到來讓桓溫很高興,他向王猛求教,王猛卻嘲笑他說,你駐紮在灞水,不進也不退,誰知道你想幹什麽?後人常常拿此事指責桓溫,說桓溫是私心作祟,故意退縮不前,但事實是,桓溫的物資供應,在當時已經斷了,這樣兇險的局面下,只要有一線的生機,誰都不會貿然賭博,畢竟要為幾萬北伐軍負責。最後,面對前秦的堅壁清野,桓溫只好無奈地回軍。這次北伐總的來說,是勞而無功。

對桓溫來說,這次北伐還是為他掙來了榮耀,畢竟東晉軍隊在戰鬥中,把敵人打得潰敗,可以說大漲了志氣,也給了所有一心收復山河的仁人志士以信心。桓溫回來後,因為戰功,他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

在北伐前秦失敗兩年後,桓溫再次青鋒出鞘,這次他打了一個大勝仗,利用北方戰亂的機會,擊敗羌族政權姚祥的軍隊,一舉收復原來東晉的故都洛陽。這一場勝利,對於東晉政權來說是一針強心劑。東晉國都的淪陷,一直是奇恥大辱,雖然這次是借了敵人內耗的機會偷襲成功,但是東晉的國都畢竟光復了。此戰獲勝之後,桓溫提出一個建議,得罪了整個東晉士族集團。他要求東晉遷都洛陽,這個建議一石激起千層浪,就東晉皇帝本身來說,自然不願意遷都,建康的政局已經穩定,他早就滿足於偏安的局面了。北伐只不過是一個政治口號,誰知桓溫要來真的,這還了得。東晉的世家大族們更不願意遷移,他們對於東晉的價值,就在於成為東晉王朝的後盾,如果遷都的話,他們的利用價值也就不存在了。於是,反對的聲音紛至沓來,眾口一詞的指責桓溫,打了大勝仗的桓溫,一下子從民族英雄變成了士族的罪人。這一次,嘔心瀝血的桓溫沉默了。

後人在說起這段事情的時候,很少有同情桓溫的,即使明白他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國家,卻還是指責他“邀功貪戰”。這主要因為桓溫得罪的,不是一個皇帝,也不是哪個奸臣,而是整個在東晉南遷後獲得好處的既得利益集團,也包括他自己的家族。後人總在指責桓溫利用北伐提高自己的地位,但是觀桓溫在整個過程中的所為,兩次北伐後,他大多把功勞讓給了各類士族,並且待人非常謙虛,從來不居功自傲,可以說低調到了極點。特別是第1次北伐的時候,明明是後方的世家大族們耽誤事,他卻不敢有太多抱怨。第2次北伐,桓溫收復洛陽,對著洛陽的廢墟,想起當年八王之亂葬送了西晉大好河山,桓溫不禁悲從心來,說“有大牛重千斤啖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 。意思是把當時把持政權的王衍等世家大族,比做“千斤大牛”,這也成為中國的一個傳統成語,用來形容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