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梁武帝時代的『世界蠶絲戰爭』(第4/4頁)

但是這些查士丁尼是不可能知道的,事實是他果然連波斯都搞不定。公元540年,查士丁尼大舉進犯波斯,結果和波斯互有勝負,雙方誰都不能徹底擊敗誰。戰局轉入了相持,而因為中國絲綢價格的持續走高,以及西方經濟危機的加劇,查士丁尼最後實在無法堅持打仗了。尤其是東羅馬帝國西面的泰爾、佩魯特等城市,本身就是靠著加工絲綢業為生的,一打仗,絲綢貿易幹脆癱瘓了,老百姓沒飯吃,紛紛起來造反。查士丁尼再也無法支撐了,在大臣們的勸說下,他不得不接受了波斯苛刻的停戰條件,按照波斯人制定的價格進口絲綢,在這些年裏,波斯人趁火打劫,大肆擡高絲綢價格,給整個西方的經濟都帶來了沉重打擊。

查士丁尼雖然人比較瘋狂,但作為歐洲歷史上的著名君王,他還是很有頭腦的,至少很懂自力更生的原則,不就是買不到絲綢嗎,我自己造還不行。可是當時全歐洲都沒人會造絲綢,查士丁尼想到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開始面向整個東羅馬帝國乃至周邊國家懸賞,征募會造絲綢的人才,一直到了公元543年,有兩個來自印度的和尚求見,這是兩個曾經去過中國的和尚,他們承諾,只要查士丁尼肯出錢,他們願意去中國偷學造絲綢的辦法。然後,他們在查士丁尼的資助下來到了梁朝,這時候正是梁武帝大肆崇佛的時期,對僧侶非常尊崇,兩個印度和尚一面傳教,一面學習紡織,並且用竹竿偷藏了蠶種帶出了中國。他們回到東羅馬的時間,是公元552年,這是一個對西方人非常有紀念意義的年頭。從此開始,絲綢不再是中國的專利,西方人學會了養蠶。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從此一度成為了歐洲的紡織中心。後來,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君士坦丁堡的一些紡織工匠被帶到了意大利,意大利也就因此成了西歐的紡織中心。

中國絲綢紡織的西傳,是促進整個西方文明的大事,不過中國對於世界絲綢業的壟斷地位,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因為歐洲人雖然學會了紡織,但是無論紡織技術還是絲綢質量,依然遠遠不能和中國人相比。事實上,歐洲本土制造的絲綢,只能滿足中層老百姓,貴族們的絲綢,還是只認中國產品。但是梁武帝蕭衍或許想不到,他的一個愛好,竟然會改變整個西方的經濟歷史,促成了東羅馬帝國的崛起和西方紡織業的大興,這只能說是“蝴蝶效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