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南朝“最弱王朝”陳朝(第2/6頁)

和之前宋、齊、梁的三代開國皇帝一樣,陳霸先同樣是寒門出身,比起劉裕、蕭道成、蕭衍這三位“寒門”,他的稱帝之路,更不容易。他之後的建國之路,也更艱辛。

說陳霸先的家世,往上一直追溯,直到東漢,才出了一個做官的——-太丘縣令陳寔。陳霸先出生在浙江長興縣,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家族在當地已有十代,已然是當地大戶,但在門閥當道的南北朝,其身份依舊“寒”得可以。寒門出身的陳霸先,自然難獲太多機會,以其家族身份,至多只能得到些“小公務員”的職務。陳霸先起先做過當地的裏司(《水滸傳》裏晁蓋做過的工作),還做過管油庫的小吏。他本人也是個低調紮實的人,平時話不多,每一樣工作都幹得兢兢業業,在當地是個出了名的老實人。就算是門閥當道的年頭,老實人也不吃虧,工作成績突出的陳霸先,雖然沒有被提拔起來,卻得到了一個很有前途的工作,給梁武帝的侄子蕭映當傳令兵。蕭映是當時梁朝宗室裏的青年才俊,爵位是“新喻侯”。給這樣的人打雜,對於當時的“寒門”來說,算是“攀了高枝”。老實做人的陳霸先,很快得到了蕭映的賞識,後來蕭映調任廣州刺史,陳霸先跟隨赴任,官升中直兵參軍,成了手握兵馬的武將。混到這一步,在當時的寒門裏,是很不容易的。

可去了廣州才知道,得到這個官不容易,當這個官更不容易。當時的廣州不像現在這般繁華,那時候還屬蠻荒之地,當地各民族雜居,暴亂沖突極多,典型的“老少邊窮”。對陳霸先來說,這卻是一個機會。有仗打,才能有功勞拿,和平年代一輩子碰不到的功勞,在廣州期間全碰到了。跟隨蕭映到廣東後的陳霸先,先受命平息了當地幾場小規模的暴亂沖突。他還很低調,比如別人打仗,都是盡可能地多殺人、多立功,換到他,卻是能不打就不打。無論是當地的士兵造反,還是各族部落起事,他都堅持“和為貴”,能說服教育就說服教育,能解決問題就解決問題,他公正處理當地鄉民的各種糾紛,不搞歧視,經常兵不血刃化解沖突。對一些生產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他還主動派兵興修水利,發放稻種,在當地搞起了“扶貧”。這使他快在當地百姓中有了威望。後來他統帥廣東兵馬北上勤王,挽救危局。兩廣各族百姓一呼百應,群起聲援,其“群眾基礎”,就是這時候起打下來的。

民望日高的同時,陳霸先的官運也好得很,在廣東的這些年裏,他很少爭功,每次立了功,大多都把功勞分給有世家大族背景的同僚。如此又幹活又低調的好幹部,蕭映自然喜歡,官位也節節攀升。先做西江都護,後來又成了高要太守。到了公元544年,廣州爆發兵亂,將蕭映包圍在城中,消息傳出後,兩廣各地駐軍陽奉陰違,誰都不敢出頭救援。堂堂廣州刺史蕭映,成了“光杆司令”,縮在廣州府衙裏等死。就在這關鍵時刻,陳霸先來了,他以3000劣勢兵力,出其不意地發起進攻,成功打垮了廣州叛軍。救了連遺書都寫好的蕭映。在最危險的時間,出現在最危險的地點,擔當最危險的責任,解決最危險的問題,這是陳霸先人生裏的第一次,也是他一輩子都在做的事。

廣州解圍後,感激陳霸先的蕭映,在奏折裏大贊了陳霸先的功勞。遠在建康拜佛的梁武帝,也第一次知道了廣東還有這樣一位老實人。兩廣平亂的捷報送到後,梁武帝特意派畫師到嶺南,畫下陳霸先的畫像帶回建康。此事後不久,陳霸先的老領導蕭映染病身亡。陳霸先聞訊後大為悲痛,悲痛完了,就主動要求護送蕭映的靈柩回故裏。此後他不辭勞苦,從廣州一路護送蕭映屍骸回建康。如此忠誠,也引得梁朝上下嗟嘆不已。此時的陳霸先,已經是整個南朝出了名的老實人。

此後,陳霸先獲得了他人生裏的一個重要職務交州司馬。南北朝時期的交州,主要是今天的廣西地區,這個職務,相當於當地的總司令。寒門出身的陳霸先,也就成為了梁朝晚期的一個封疆大吏。這次任命讓他擁有了一支精銳的軍隊和歸他管轄的地盤。但天上沒有白扔的餡餅,如果說兩廣是南朝的“老少邊窮”,那麽交州就是這裏最窮最亂的地方。陳霸先到任後當地就發生了叛亂,從公元545年開始,陳霸先一直忙著在當地平叛,一直到公元548年,在他“和為貴”的方式下,當地的叛亂終於全數平息,他後來打天下的兩大部將周文育和杜僧明,也是這時期招降來的。可也就是在這一年,北方卻發生了大暴亂,梁武帝招降的北齊叛將侯景悍然起兵造反,江南大地陷入一片戰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