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宋軍為何沖不過幽州(第2/2頁)

急得上火的趙匡義卻忘了第二件事情:打援。

幽州告急,又是太後的小心肝困在城裏,遼國不可能不救。精銳的契丹騎兵軍團很快向幽州進發了,可事情還不算嚴重,只要以重兵圍城,又以足夠的兵力和有利地形阻擊住援軍,切斷彼此間聯系,把圍點打援的策略堅持到底,以宋朝的國力,收復幽州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可宋軍急於求成,不斷地把擔負打援任務的宋軍特別是騎兵調到幽州城下,這樣,擔負阻擊援兵任務的宋軍兵力日益單薄,饒是如此,宋軍依然接連阻擊住了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的沖鋒,為攻城部隊贏得了時間,可贏得的時間比不上主力部隊浪費的時間,這樣,宋軍猛攻幽州,外圍的遼軍猛攻打援的宋軍,雙方誰也不能前進一步,在相持中苦苦煎熬。誰先打開突破口,誰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這時候,另一位遼國猛將登場了——北院大王耶律休哥,這位在評書裏經常被楊家將修理的倒黴蛋,在歷史中卻是遼國最傑出的進攻天才。他率領遼國王牌騎兵部隊趕到了幽州城外的高粱河,面對宋軍打援部隊的步兵方陣,耶律休哥沒有像趙匡義一樣傻攻,而是有針對性地先派小股騎兵部隊假裝敗逃,誘使宋軍重甲步兵脫離陣地追擊。接著,遼國主力騎兵部隊充分發揮機動力優勢,將被誘出陣地的宋軍步兵合圍,這樣一來,遼軍化被動為主動,堅固的宋軍步兵陣線終於被沖得大潰,遼國騎兵鋼刀飛舞,肆意砍殺著宋軍步兵。高粱河一敗,宋軍堅固的陣線仿佛是被沖開一道缺口的堤壩,頃刻之間全線坍塌。關鍵時刻,幽州城裏的韓德讓也主動出擊,向城外的宋軍發起了迅猛的反沖鋒,內外夾擊之下,師老兵疲的宋軍終於崩潰了!

潰敗!全線潰敗,原本士氣高昂的宋軍此時軍心喪盡,膽氣全失,仿佛一群待宰的羔羊一般,任由契丹鐵騎屠殺。步兵在潰逃,騎兵在潰逃,30萬宋軍丟盔棄甲,無望地逃命。即使是宋太宗本人,也是坐著驢車狼狽逃竄,身邊的嬪妃侍從連同禦用器具,全成了遼軍的戰利品。遼軍接連追殺數十裏,原本志在收復河山的30萬北宋精銳之師,在宋太宗的荒唐指揮下,至此全軍覆沒。

幽州,得救了,宋朝,從此沒救了。

幽州,從此成為了宋軍最恐懼的城市。幾年後宋朝再次北伐,連幽州的邊都沒碰著就敗了,還搭上了老將楊業。100多年後,面對已經被女真人打得奄奄一息的遼國殘兵,宋朝再次攻打幽州,依舊丟盔卸甲。幽州成了宋朝人永遠無法邁過的一道障礙。

幽州之圍,是幾乎決定了宋朝此後300年命運的關鍵戰役。失去了幽雲十六州的宋朝不僅失去了天然的防禦屏障,從此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更失去了中原政權傳統的戰馬產區,自此再無法組建高素質的騎兵部隊。在騎兵決定勝敗的冷兵器時代,這幾乎已經注定了宋朝的國運。收復幽州,如唐朝擊突厥,明朝收大都,本是對宋朝國運有著鯉魚跳龍門般意義的一道關口,卻終於未能邁過去。兵敗的宋朝終於失去了傳統漢民族政權威服四夷的膽氣,開始了守內虛外的統治政策,終於兩次品嘗到了亡於異族政權的痛苦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