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歷史上真實的金兀術(第4/6頁)

和尚原之敗是金兀術遭受的一次恥辱敗仗,不甘心的金兀術犯了倔,非要拿下和尚原不可。公元1134年,在經過仔細籌謀後,金兀術率軍繞過和尚原,攻克了和尚原背後的固鎮,然後從後面夾擊,一舉奪取了這個讓他蒙受恥辱的地方。至此,富庶的四川盆地,已經展現在了金兀術眼前。但揚眉吐氣的金兀術沒有想到,這不是一次勝利的預示,卻是一場慘敗的前奏。

攻克和尚原後,金兀術的下一個目標,是要奪取四川門戶仙人關。這次的對手,又是在和尚原給他恥辱的吳玠、吳璘倆兄弟,吳玠在仙人關的必經之路上當道紮營,設置堡壘。戰鬥打響後,金兀術先是集中兵力猛攻,被宋軍擊退,而後又兵分兩路,打算對宋軍前後夾擊,一度攻破了宋軍第一道防線。但宋軍苦心經營多年,堡壘堅固,多次將金軍擊退。金兀術又用火攻,被宋軍撲滅,相持不下間,吳玠集中兵力反攻,利用優勢地形向下沖殺,終於沖潰金兀術部隊。宋軍的敢死隊用大斧猛砍,金軍潰退時因甲胄沉重,被堵在山路上砍死大片,兵敗如山倒,連金兀術的愛將韓常也眼睛受傷,差點殞命此處。最後,金軍倉皇撤退,連攻克的和尚原,也只得拱手讓給了宋軍。

川陜戰場的失敗,讓金朝打消了奪取四川的念頭。不過金兀術麾下鐵浮屠、拐子馬的戰鬥力,卻依然讓宋軍震驚。在仙人關之戰末段,吳玠本想集中兵力圍攻金兀術,但是金兀術的鐵浮屠殊死拼殺,硬是保護著金兀術從數萬宋軍中突圍出去,之前的富平之戰,宋朝5倍於金兀術的軍隊,也同樣不能把金兀術擊垮。所以金兀術相信,如果不是靠了天險和人數的優勢,宋軍是不能戰勝他的。

很快就有人證明,不靠天險和人數,也一樣可以戰勝金兀術。

仙人關慘敗的同年,金朝在荊襄地區扶持了偽齊傀儡政權,占領了荊襄六郡,但不久就被宋朝名將嶽飛收復。年末,金兀術率軍南下,企圖奪取荊襄重地,和嶽飛、韓世忠鏖戰多場,雙方互有勝負。因金太宗病危,金兀術撤軍北退。

金太宗過世後,金熙宗完顏亶即位,他是完顏阿骨打的長孫,作為“四叔”的金兀術,也繼續得到重用。金熙宗登基後的第二年,金兀術晉封為都元帥,加封越王,成為金熙宗之下金朝最高軍事長官。在金朝內部,他是一個堅決的主戰派,之後他羅織罪名,殺害了一向對宋朝主和的副元帥完顏昌。公元1140年,借除掉完顏昌的機會,金朝撕毀協議,以金兀術為統帥,分4路大軍再次攻宋,目標直指南宋的江淮防區。

這次進兵起初很順利,金兀術先後在河南洛陽等地大破宋軍,很快兵逼宋朝江淮防線的門戶——安徽順昌。駐守順昌的是名將劉琦以及麾下的“八字軍”。雖然順昌只有4萬人,但面對金兀術的10萬大軍,全城同仇敵愾,硬是頂住了金兀術的攻勢。雙方拉鋸到六月雨季,暴雨如注,金軍戰馬難以發揮作用,無奈之下,金兀術只能再次撤軍。而鎮守荊襄六郡的嶽飛則趁機大出,開始了宋軍對金軍的反擊戰。由此,彼時宋金雙方兩位最傑出的將領——嶽飛、金兀術,開始了他們戎馬生涯裏最大規模的一次碰撞。

兩人的碰撞,是最傑出將領的碰撞,此時兩人均掌握著各自王朝最精銳的野戰部隊,金兀術有拐子馬、鐵浮屠,嶽飛有嶽家軍。關於嶽飛的嶽家軍,對於其戰鬥力之強悍,史家早有記錄。但強悍的原因,大多是在說紀律嚴明,管理嚴格,士兵多來自北方難民等。其實嶽家軍最主要的特點,在於戰法先進。宋金交戰,野戰中最讓宋朝忌憚的部隊,就是金兀術的鐵浮屠、拐子馬。以往宋軍擊敗金兀術,要麽是通過城池防禦戰,要麽占有山地天險,要麽通過水戰,而在平原陸地的野戰中,則很少能給他重創,原因正在於鐵浮屠、拐子馬兩支軍隊的強悍。鐵浮屠的重甲步兵,防禦力好,士兵戰鬥力強,不懼弓弩,而拐子馬則發揮了戰馬集體沖擊的威力,沖鋒起來排山倒海,宋軍以往擅長以步克騎,但對於這樣的部隊,卻一直沒有好辦法,即使是地理上占有明顯優勢的和尚原以及仙人關之戰,也只能做到擊退而不是成建制地消滅。但這時,鐵浮屠、拐子馬的克星出現了——嶽家軍。嶽家軍獨具特色的戰法,將給金兀術致命一擊。

公元1140年六月,宋軍全線反擊,嶽飛部從湖北進入河南,一路勢如破竹,金兀術經過分析,決定集中力量吃掉嶽飛。歷史就是這樣輪回,當年和尚原之戰中,宋軍決定集中力量吃掉金兀術,反而被金兀術打垮,這次,相同的命運循環到了金兀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