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割耳削鼻

眼見得天色已晚,原本打算速戰速決,不惜一切代價攻下涉國城的計劃再次泡湯。

暮色如同煙霧一般緩緩籠罩而來,涉國城城頭逐漸打起了火把,但是城下卻若明若暗的一片朦朧,在這種情景下夜戰攻城顯然將對並州軍更為不利。

袁譚身旁的辛毗,憂心忡忡的望了望城頭的守軍,又回頭朝身後望去,天地相接之處一片朦朧,卻又隱隱約約可見一片火光,那顯然是公孫白的主力騎兵。

終於,辛毗微微嘆了口氣道:“主公,如此下去恐怕不行,我軍馬不如敵快,弓弩不如敵疾,如今又腹背受敵,長久下去恐怕會為賊軍所乘。”

袁譚的臉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幾下,默然不語。因為他知道,一旦入了夜晚,公孫白必然會派白馬義從前來用鑼鼓幹擾,數萬冀州軍必將又迎來一個難以安睡的夜晚城,到了白天便又會在背後襲擾,長此下去,並州軍必將成為一只疲兵,遲早被公孫白所敗。

原本以為習得騎兵之秘,以四萬並州騎兵出壺關奇襲,以閃電之勢橫掃冀州西部,然後突襲鄴城,殺公孫白個措手不及,想不到最後卻是這般結果……他可是舍棄了半個並州,才得以組織這只精悍的騎兵,雖然只有四萬,但是他相信遇到一般的步卒,足可當十五萬大軍,卻不料被公孫白以一萬五千輕騎所困住,叫他如何能心甘?

這時辛評也長嘆一聲道:“公孫白以公孫瓚當年所打造的白馬義從起身,縱橫北地多年,深得騎兵之精要,如今形勢對我軍極其不利,唯有兩途:或退回並州,堅守壺關;或舍棄涉國城,奔襲武安城,一路攻襲,將冀州鬧個天翻地覆。”

袁譚變色道:“退兵制劑,休得再提!不過奔襲冀州腹地之計,需好生商議,否則一旦孤軍深入,後路斷絕,便如同成了流寇一般,很可能被敵軍所圍困。”

辛毗道:“末將有一計,可破冀州!”

袁譚眼中大亮,急聲問道:“計將安出?”

辛毗道:“如今公孫白僅出動一萬五千騎兵,便令我軍騎虎難下,據末將所知,公孫白麾下尚有太史慈所領墨雲騎萬騎,張郃統率太平軍數萬人,之所以未能全部出動,是為了防止南面的曹操發難。依末將之計,公孫白與曹操名為同盟,其實各自相互忌憚,不弱先退兵壬城堅守,再傳書曹操約其共伐公孫白,共分其地。如今天下諸侯,最令曹操忌憚者,必是公孫白,我料其必然應之。屆時兩軍齊攻,公孫白何以擋之?”

一席話,說得袁譚近幾天一直陰霾密布的臉上,霎時間雲散天開,連連稱善。

……

一夜之間,數萬並州軍突然全部撤離,同時以善射者以強弓硬弩斷後,緩緩往壬城退去。

公孫白見敵軍已有防備,難以占得便宜,倒也不敢追襲過快,一路跟隨並州騎兵,駐紮在壬城關下,尋求破關之計。

……

馬蹄聲疾,車輪轆轤,一只大軍如同一條長龍一般滾滾朝函谷關奔去。

如雲的旌旗,如林的槍戟,一直綿延到了數裏之外,足足有七八萬人,再加上那運輸糧草的民夫、雜兵,更是多達十數萬人,這是曹操西征李傕和郭汜的大軍。

李傕和郭汜自漢獻帝東逃以來,依舊雄踞函谷關以西之地,包括三輔之地和關中,實力雖不及當年,卻也不容小覷。曹操天下梟雄,豈會容西面臥著這樣一只能夠威脅自己的惡狼,所以攻滅袁術,與公孫白達成停戰協議之後,他首要的就是要除掉此兩人,既能除掉心腹之患,又能擴充了自己的實力,還能博得一個為漢室除賊的名聲(李傕和郭汜兩人俘虜漢帝劉協,百般欺淩,除卻此兩人自是能增加名聲),正是一箭三雕之策。

漫天的塵土之中,那杆繡著“曹”的大旗之下,曹操身著鎏金披甲,批一襲火紅的大氅,腰懸倚天劍,胯騎一匹通體雪白、九尺高的駿馬,此馬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救過曹操一命的絕影,只是由於歷史軌跡的變化,宛城之戰並未發生,絕影也還活的好好的。

馬背上的曹操神色肅然,望著面前的煙塵出神,心中思緒萬千。在他的身後,隱隱露出雒陽城那殘破而巍然的城墻。而引起曹操心中感慨的,正是那殘舊而荒涼的雒陽城。

十年前,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旌旗連綿數十裏,足足有五十萬人,只殺得呂布敗退,董卓西逃,奈何董卓臨逃之前卻一把大火將雒陽燒個稀裏嘩啦的,昔日號稱“天下之中”的神都雒陽,成了一片瓦礫之地。

如今再經雒陽,不禁又讓他想起了十年之前的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的盛景。只是十年之後,十八諸侯剩下的就只已剩下他和馬騰還健在了。

這十年,天下變化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