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梟》第一部 騙梟 三(3)

汴梁的手工業是直接為皇室貴族服務的。官辦手工業作坊有衣服、綾綢、瓷器、印刷、釀酒等,各類藝匠總數近萬人。私人手工業作坊有金銀鋪、首飾鋪、字畫鋪、藥鋪等,也有一支龐大的工匠隊伍。宋室南渡後,這些行業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不約而同地利用上了歷史的優勢,紛紛有染於古董的買賣及仿制。這一傳統陳陳相因,代代相習,使後來的開封成了全國古玩交易最繁盛的地方。

不知怎麽著,連汴梁的各種點心制作都傳到臨安了,而古董這一行卻沒在臨安落腳。到清末時,杭州的絲綢、織錦、綢傘、張小泉剪刀、檀香扇、天竺筷子等已聞名遐邇,卻沒有成體系的古董買賣了。當卞夢龍從明山秀水的西子湖畔來到黃沙漠漠的開封城時,唯一使其瞠目的就是古董這一行。盡管他是慕名而來的,但這一行在此地的興盛和普及程度仍是始料未及。

早在汴梁時代,開封的市肆商業分布便與長安、洛陽有顯著的不同,即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內,而是分布全城,與住宅區混雜,沿街開設各種店鋪,形成熙熙攘攘的商業街。由於汴河、蔡河、五大河、金水河流經市內,又均通過護城河相互聯結,是商業經濟及市民生活的主要交通線,也有的商業街沿河布置。

在這種格局下,繁華的商業區分布在裏城東部及東南部,外城東南部及西部。這與河道碼頭的分布密切關系。最繁盛的商業街為宣德門東的潘樓街、土市子,州橋東的相國寺,東南角門及揚州門內外一帶。潘樓街商業既盛,又是金銀交易及交子會子等貨幣交易的中心。相國寺既在汴河北岸,又位於繁華地帶,形成了最大的交易市城。城內還有一些地方通宵營業,形成夜市及宵市,朱崔門外禦街一帶,天不亮就開始營業,人稱“鬼市子”,城中飲食店、酒樓、招待客商的邸店很多。同時還有一種叫“瓦子”的地方,它集各種雜耍、遊藝、茶樓、酒鋪、妓院於一個“小區”。

正由於此,開封沒有北京琉璃廠那種地方,它的古董鋪與它的商業集群一樣,比較均勻地遍布於全城,甚至瓦子裏也處處有進行古玩交易的場所。

自開封從頂峰衰落下來後,這種格局沒有改變。汴梁時代的皇宮是按洛陽形制擴建的,周圍達九裏多,它以後在日漸圮毀的同時被挪作他用,那寬二百步的禦路也成了一條狹窄的商業街。隨著大運河的淤塞,城內的汴河等無以為交通幹線,日漸幹涸。隨著外城逐漸被黃河泛濫所挾帶的泥沙侵蝕,城已越來越小,昔日儲運漕米的幾十處碼頭,倉庫日漸消失。不變的只有均勻分布的商業店鋪及星羅棋布的各種攤子。而古董貿易就均勻地摻雜在其中,在城市衰落的同時,這一行倒日漸浸潤,日復一日地崛起,固執地顯現出了中落的都市的另一面的個性和另一種風貌。

卞夢龍撒開了那兩個同窗,兀自到處轉古董店或古董攤。與北京相比,他很快抓住了開封古董交易的基本特征,這就是從大面上看,起碼來得實在,讓人放心。

開封少有大古董店,即便有,也不像琉璃廠的那麽體面。琉璃廠的那些大鋪子,門口不是金字抱柱,就是名家題匾,臨街的一面冬糊東昌紙,夏糊冷布窗紗,冬掛氈簾,夏掛竹簾,總透著點雅勁。掌櫃的坐螺鈿楠木大方桌邊的太師椅子,徒弟停立一旁,一俟有客人進來,沒等徒弟動彈,掌櫃的就滿面堆笑地迎上去了。客人待看時,滿屋子的東西釘是釘,鉚是鉚,商彝周鼎、晉唐書畫、牙雕玉雕、翡翠瑪瑙、雕漆景泰藍整齊有致,一塵不染。要挑哪樣,甭管你買不買,店家都用一塊大絲絨布給擦拭一遍,恭恭敬敬地遞過去。鋪面看不上合意的東西,還可以往後請。大鋪子後面多帶有精巧的磨磚小院子,靜似古寺。到了夏天,天、天棚、魚缸、石榴樹、夾竹桃、玉簪也都是必要的點綴。到了後院,進了屋,另是一番天地,這時掌櫃的再拿出“秘不示人”之物,表示自己忍痛割愛。這是什麽成色!那些中等的或半間屋的小古董鋪,比起大鋪子是下了一等以至幾等,但也都力所能及地表現出盎然古趣。再從大地方到小地方一一注意,更會感嘆不已。比如說點上兩炷香,任憑那一縷縷芳馨的煙霧在客人鼻子邊裊裊飄忽。如若東西太多堆放不下,那就動動腦筋,重碼一遍,有意展現出一種灑脫的極富匠意的淩亂。這也不失為一種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