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西行雲州會良將,夜火起時奔逃忙(七)

兩軍相向而行時,並非是一路狂奔,而是踩著整齊的步子,沉穩有力的向前行,他們的步子跨得並不大,每一步邁出的距離如同丈量過一般。直線數裏的距離走完,已經耗去大半個時辰,但是隊伍的陣型一點都沒有亂,無論是方陣與方陣之間,還是方陣內部,橫豎隊列一如剛列陣時。

這才是精兵。

直到相距只百來步的時候,兩軍才開始加速、對沖。

五百人一個指揮,便是五百人一個方陣,一條線上數個方陣排列,轟然撞在一起,兀一接觸,便是刀兵相向,血肉橫飛。第一排驟然接觸的軍士,無不是軍中虎士,他們甲胄齊整、厚實,擡頭間盾牌狠狠對撞在一起,期待將對方撞翻。然而在後有同袍相助的情況下,別說撞翻,便是撞得後退兩步,都是極難。驟然的較力之後,便是比拼速度的時候,雙方軍士幾乎是同時出刀,從頭頂、腳下、縫隙中等一切可以出手的地方,想要去斬殺對手。

有那先動手的,手臂剛伸出盾牌,便被對方卡住,閃電般斬斷,失去生機的手臂掉落地面,在血水中抽動兩下,便沒了動靜,而是去手臂的將士,在劇痛下慘嚎不已,陣腳一亂,立即被對方趁虛而入,將其撞到、斬殺。

雙方盾牌手較力一時不相上下的,後面的刀斧手跟上來,舉起重達數十斤的巨斧,對著對方的盾牌,狠狠劈斬下來。這些刀斧手無不是軍中猛士,全力劈斬之下,加上戰斧本身的勢能,威力可想而知,開盾殺人不在話下。那被砍破盾牌的盾牌手,在盾牌破裂後,剛睜大恐懼的雙眼,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戰斧將腦袋、身軀劈成兩半,再也沒有時間去反應,只剩下一攤血肉模糊的殘軀,被踐踏的不成樣子,漸漸化為肉泥。

刀斧手動手的同時,對面軍陣中、盾牌放出的空隙裏,突然刺出無數長槍,那長度超過丈八的長槍,可以在保證軍士不被戰斧砍到的同時,有效將對方的刀斧手刺傷、斬殺。長槍兵得手之際,手持橫刀的軍士從陣中沖出來,貓著身子,速度快得不可思議的將長刀遞出,狠狠揮斬、捅刺在對方軍士身上,撕開一大片口子,帶出一大片血肉,有的甚至連腸子、內臟都帶了出來,灑落一地,瞧著讓人心寒。

戰陣相接,講究在最短時間內攻破對方防禦,同時也講究兵種配合,盾牌在前,刀斧手在後,長槍救刀斧手,橫刀陷陣士救長槍,在彼此相互照應的過程中,突入到對方陣型中,斬殺對面的敵人。如此循環往復,在兩軍接戰的戰線上,步步都是斷肢殘骸,步步都血肉模糊。

到了戰陣中,主將的功用常在兩方面,或者帶頭撕裂敵陣,以求迅速破敵,或者坐鎮中央,指揮整個戰陣,以求把握戰場全局。在過往的戰役中,李從璟向來都是扮演後者的角色,但是秦仕得不同。

戰陣之法,一旦結陣,各部勝負各憑本事,在這種正面硬戰的陣戰中,通常情況下戰法並無多大變動,就是看誰先殺破敵陣。各部將士的戰鬥,實則已近乎按部就班,這個時候,很多主將自知不會出現太大變故,而自己又沒有其他奇計時,往往會沖殺在前,仗著自己的武勇,去率領士卒攻破敵陣。

秦仕得就是如此。

他從軍中底層拼殺出來的將軍,本身並未讀過多少兵書,他常對人說的帶兵之道,就是平日與士卒同甘共苦,訓練嚴整,如此一旦與敵交戰,便會進退有度;而到了戰場上的時候,身先士卒,這樣士卒就會用命。

他的戰爭之道,簡單,但卻實用。

此時,秦仕得就沖殺在戰陣最前線,他能活到成為節度使的時候,自身不可能不勇武,如今雖然年紀大了,但搏殺技藝卻更加嫻熟,他帶著數百近衛組成的方陣,很快撕碎對面契丹軍陣的第一道戰線,突入了契丹軍陣中。這樣的戰法,走的便是以力破敵的路子,敵軍要麽派遣出比他更勇武的大將,將他斬殺,要麽派出更精銳的步卒,擋住他們的步伐,別無他選。

秦仕得使的兵器是一柄大斬刀,與軍中陌刀相差不大,緊緊是刀刃就超過三尺,再配上刀柄,握在他手裏,使得虎虎生威。就是這樣一柄沉重的大斬刀,在他手中卻輕若無物,劈、斬、刺、挑等動作在他手中使出來,速度極快,往往在契丹軍士還未反應過來時,便已將他們大卸八塊。

在秦仕得身後,留下了一地屍體,幾無一具完整,灑落的鮮血像是地毯,和碎肉殘肢混合在一起,如同落葉蓋大地,端得是駭人無比。

對面的契丹軍士見秦仕得如此悍勇,不少都心膽俱裂,心智不穩,有支撐不住的風險。秦仕得如此敢戰,他身邊的近衛也都是同一種風格,少有人使橫刀這類輕兵器的,都是刀斧之類的重兵。這個方陣,瞧著就足夠有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