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葛衙內的遊戲(第6/8頁)

——我們要突圍了,大家不要亂,聽到中軍的鼓響,才可以行動!

號令嚴明,畢竟7萬人馬嘛,還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是怎麽操作的呢?他回去分兵派將,將軍們都得到了任務,比如曹英、趙珣做先鋒,劉賀、許思純為左右兩翼,李知和、王保、王文殿後,前後都顧慮周全,這些都沒錯。

然後在卯時,也就是早晨5—7點左右時間,他突然間出帳上馬,命令大將們跟他突圍,而這時中軍部位一片寂靜,鼓,根本就沒響!

馬上就有兵驚醒了過來,沖上去,把他的馬拉住,他正在做一個軍人最不要臉的舉動,棄兵私逃!史書裏記載,葛懷敏當時被拉住了,不得已,只好停下。但是他沒有回帳,而是非常的聰明,他繼續下命令。

他命令軍中參謀郭京和幾個指揮使去籌集糧草,把定川砦裏所有的給養都準備好,要全部帶出去。這個舉動深得人心,讓大兵們立即看到了希望。主將大人這是要帶著我們一起走了,這麽做,是怕我們沒有吃的。

但是高興得太早,沒得郭京等人回來,葛懷敏突然間第二次上馬,他還是要走。這時兵又湧了上來,再次拉住了他的馬。葛懷敏的醜惡嘴臉徹底出現,他先是厲聲喝斥,但沒人聽,軍隊就是這樣,你是個有種的,小兵我們也服你,你是個渣滓,小心背後給你一刀。

可是事發突然,葛懷敏突然間拔出了刀,向拉馬的士兵砍去。用到了這樣的招數,多麽的勇敢啊,他才擺脫了自己的士兵,“沖”出了定川砦。

出寨門的一瞬間,想必葛懷敏是極度愉悅的。他成功了,不管歷史和當時有多少人笑話他,作出一個突圍的決定,居然要用上整整一夜,都沒法掩蓋他對自己的認同。

他實在是個聰明人。

這一夜的思考,他用來想出了怎樣保全自己生命的辦法。歷史留下了事發過程和數字,透過這些,我們能清晰地分析出他是怎麽想的。事發過程,前面已經交代,數字,是他一共帶出了多少兵。

統軍大將,連他在內14員,士兵9400名,馬400余匹。

7萬人,之前戰死不超過5000,這時再帶出近1萬,定川砦裏還剩下了近6萬人。這是個龐大的數字,對圍困敵軍達10天的李元昊來說,應該是個無法拒絕的大成果,怎樣都要吃掉它!

而逃出來的這1萬嘛,自古以來放頭擊尾,把前面沖得最快的放出去,攔腰截斷後面的大部隊,是戰爭中最常用的致勝招數。1萬對6萬,並且還是追擊、攔截和繼續圍困,水到渠成的選擇,哪個更好得利呢?

毫無疑問,西夏人肯定放過他葛懷敏,而吃掉定川砦。

這樣他就能帶著全部大將,和近萬士兵安全地回國了。這樣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同樣是失敗,他比劉平、任福強了太多,至少將軍們很完整,士兵也沒死絕,哪一點他都可以免掉死罪。

想得多完美,真是小人之智,匪夷所思。但人算不如天算,那個天,就是當時的國際形勢,還有周邊形勢,以及這些所造成的李元昊的心理欲望。

他是想幹什麽來的?難道真的是打穿涇原路,殺進宋朝腹地,再來個五胡亂中原嗎?不,他只是需要一個勝利,一場大勝,來擺脫他惡劣的國際形勢,並且一定要保留住自己的軍事實力,有太多的敵人,都在對他虎視眈眈哪。

於是,葛懷敏正好撞中鐵板,李元昊沒力氣吃6萬,對吃掉1萬倒是蠻有興趣!很高興你們能分批地逃出來……葛懷敏率軍沖出寨門,西夏人沒怎麽攔他,他輕松愉快地繼續往前跑,路不算太遠,只是2裏,大約今天的1000米吧。長期訓練的士兵們,就算徒步跑路,也只是剛剛活動開筋骨,但全都突然停了下來。

前面沒路了,到了長城壕邊,橋板道路都己被毀掉,背後黨項人的騎兵撲天蓋地地壓了過來!

這一戰,所謂的定川砦之戰,實際上就發生在長城壕邊。宋軍自葛懷敏以下14員大將陣亡,士兵們全軍覆沒,官方記載,沒有任何人能逃生。

司馬光有不同說法,據他的筆記說,趙珣被西夏抓去了,近萬人的突圍部隊,前方極少數人也越過了長城壕,逃回宋朝州縣,他們活了。後面的,定川砦一直在等著鼓響的6萬人都沒事。他們先是發覺被騙,接著就驚奇地發現,敵人和主帥一起不見了。

西夏人竟然再也沒理他們,一直向南方沖了下去。

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事鬧大了,宋朝的邊境已經被打穿,李元昊長驅直入去打渭州城了。沒有比這更糟的了,涇原路7萬人馬都在這兒,周邊州縣,還有州府渭州都成了不設防的純民區,敵人可以為所欲為,宋朝沒有半點的還手之力。

準備最充分的一次戰役,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