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命

每一天,這個世界都在變化中。盡管變化,中國人卻總在說,不管外界如何,我們都能堅守自我。

自我是什麽?他們至少具體化出三句話:“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聽著真提氣,也很全面,只是似乎忘了說最重要的,堅持這三點之後,還能怎樣活?

或者說,還能不能活!

這個問題在和平年代裏提出來,比如公元2010年的今天,似乎沒什麽意義。可是如果我說,就是這點事導致了一個王朝的崩潰,一個民族的淪喪,有人相信嗎?

貌似危言聳聽,那麽開始回憶,從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的正月開始。正月十二日那天,二十四歲的哲宗皇帝駕崩了,新皇帝趙佶登基。趙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能當上皇帝,實在是各方面都太優秀了。

首先,他有個好媽媽,趙佶的生母陳氏,開封人,史冊記載她聰穎端莊,艷若桃李,以禦侍身份生下了趙佶。這一點很重要,意味著她出身很低,不會被高滔滔、向氏等貴族出身的後宮主宰猜忌。另一方面,和哲宗皇帝的生母朱太妃也會自然地親近。

朱太妃也是開封人,同樣出身很低,階級、同鄉的雙重關系讓她們走得很近,連帶著各自的兒子也處得親密。

哲宗在沒有親政,被高滔滔壓制時,就經常約趙佶到寢宮裏玩。多年以後,當上皇帝的趙佶深情地回憶說,那時十二三歲的哲宗款待弟弟,只能拿出一些尋常果餅,裝在陶制的器皿裏,一點都看不出皇帝的身份。兩個小兄弟躲在帷幕後默默地吃著,很幸福,很辛酸……

陳氏的好不止這些。這個平民出身的女子有著異常剛烈的一面。宋神宗年紀輕輕病死,死時只有三十七歲,陳氏當時更加年輕,才三十二歲,正是女人一生中風華正茂的好時候,卻突然間凋謝了。

陳氏搬進神宗陵殿的側殿,終日裏默默出神一動不動,很快形銷骨立,容顏慘淡。宮裏送來飯菜、湯藥,陳氏揮手讓人拿走,說:“得早侍先帝,願足矣。”

沒多久,陳氏就死了。

她是真心地愛著神宗的,這一點哪怕是在封建年代裏,也一樣讓人肅然起敬。她的死,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願望,一方面給兒子留下了足夠的印象分。

愛屋及烏,對陳氏的敬,加重了整個後宮對趙佶的愛。就連高滔滔、向氏這樣出身豪門士族,習慣了天家父子無親情的人也對趙佶很照顧,更不用說朱太妃、宋哲宗母子倆了。

趙佶在一片愛護中長大,哲宗即位後封為寧郡王,四年後以平江、鎮江軍節度使加封為端王,再兩年後加封為司空,改昭德、彰信軍節度使。爵位之重,晉升之快,在諸位皇弟中首屈一指。

他自己也很爭氣,宋朝發展到這時,已是八世祖了,他的皇兄皇弟們早已經是標準的太子黨,每天裏聲色犬馬煙柳霧花。他不同,限於宋朝祖規,皇室男丁的職業只能是吃喝玩樂,但同樣的玩,他卻玩出了品味。

趙佶喜歡的是筆硯、丹青、琴瑟、圖史、射禦。

所謂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趙佶除了射箭、駕車兩項之外,其他幾乎無所不精,這讓開封城的士大夫集團的眼前一亮再亮不停地亮,空前發現,十一皇子是完美的化身!

想想看,趙佶的住處擺滿了珍品圖書,每天裏高人雅士不斷,談經論玄,調弦鼓瑟,興致來時揮毫潑墨,無論是作畫,還是寫字,趙佶都在弱冠之年達到了極高境界。這些還不是全部,趙佶身材修長,面目俊秀,談吐風雅,行動春風,走到哪裏都是人群中流輝溢彩的焦點。

這樣的人誰不愛呢,何況他還特別友善。

宗室裏的知名雅士趙令穰、駙馬都尉王詵,這二位是能和文壇泰鬥蘇東坡拉上關系的人,為他在外界做宣傳;皇宮內部朱太妃、向太後兩派系對他共同喜愛,幾乎是唯一一個左右逢源、無往不利的人。

做到這一步,哲宗不死,他繁華一生,高出同儕;哲宗死了,眾多皇子他鶴立雞群,哪怕是外界公選,都跑不了他的皇位。

何況,這人在暗地裏還另有一張面孔。

這張面孔藏得很深,除了對宋史有興趣,細心鉆研過的人之外,很少有人知道。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印象裏,趙佶只是個含著金匙出生的頂級花花公子,突然被命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不由自主地當上了勞什子皇帝。

那些不了解他另一副面孔的人通常還會嘆息一聲,以他的才能,要是能終生醉心於書畫之間,中國就會又多出一位了不起的丹青名家啊。讓他當皇帝,真是既害苦了宋朝,也害苦了他本人。

這是假的!趙佶確實有書畫的才能,但他更有一顆膨脹的權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