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河朔嶽飛

事情發生在長江防線區域。前面說過,由於準備不充分,李橫的北伐失敗了,他不僅丟失了北伐中恢復的國土,還把自己的防區襄陽一帶也丟失了。

南宋門戶大開。

金兀術在順勢南下和先取四川之間幸福地煩惱著,最終選擇去和吳玠死磕,這讓南宋集團非常高興。從理論上講,不管吳玠勝負如何,至少都為重建長江防線爭取了時間。他們抓緊時間,組織兵力,在各大將軍間挑選由誰出征。

精挑細選,優中選優,最終的人選居然是……嶽飛。

不是劉光世,不是張俊,不是韓世忠,不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張浚大人,而是剛剛有點小名氣的“小將”嶽飛。

這時,黃天蕩、收復建康兩戰已經過去整整四年了,這期間風雲變幻,人事紛紜,一切都在動蕩浮沉之中。今日之嶽飛,不再是從前的嶽飛了。

嶽飛的一生是一首壯懷激烈的歌,每一段音符的起伏都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回音,它應該被銘記,被懷念,被傳唱。

現在,我就把他這四年裏的人生歷程一一述說出來。

必須要從收復建康之後的一件小事說起。嶽飛在當年的五月中旬收復了建康城,城裏滿目瘡痍,遍地瓦礫,已是一座廢墟。嶽飛滿腔憤恨,可惜力有不逮,只好將戰俘送交南宋行營,之後回宜興縣張渚鎮。在張渚,有一位鄉紳名叫張大年,他在太湖之濱修了一座別墅,取名“桃溪園”。

張大年請嶽飛去桃溪園做客,在那裏,嶽飛留下了一篇《題記》。那是與後來的《滿江紅》並稱的文字,是嶽飛一生願望的誓詞。

我們必須重溫它,牢記它。現恭錄如下:

“近中原版蕩,金賊長驅,如入無人之境。將帥無能,不及長城之壯。余發憤河朔,起自相台,總發從軍,大小歷兩百余戰,雖未及遠涉夷荒,討蕩巢穴,亦且快國仇之萬一。今又提一壘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戰,一舉而復,賊擁入江,倉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馬不回耳!今且休兵養卒,蓄銳待敵。如或朝廷見念,賜予器甲,使之完備;頒降功賞,使人蒙恩。即當深入虜庭,縛賊主,蹀血馬前,盡屠夷種,迎二聖復還京師,取故土再上版籍。他時過此,勒功金石,豈不快哉!此心一發,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嶽飛書。”

英雄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嶽飛的一生以此為證,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理想,沒有任何一件事違背了這時的心聲。

這樣一位言行如一、精忠報國的將軍,剛剛立過一件大功,馬上又要去別的戰場廝殺。南宋的歷史裏記載的不是他的拳拳報國之心,而是這期間發生的另一件事。

嶽飛的友軍是由一個名叫劉經的人率領的小部隊。在建康之戰前,兩人的合作很愉快。收復建康之後,嶽飛突然間把對方吞並了,而且用的手法既詭譎又兇狠,他讓自己的部下把劉經騙到一個指定的地點,殺劉經奪軍權,吃幹喝盡。

仁義的、光明的、像太陽神一樣的嶽飛怎麽能這麽做呢?這是舊時代軍閥互相吞並時才用的辦法。於是,眾人嘆息,世上哪有什麽英雄,嶽飛哪是什麽英雄……好了,看看有關細節。首先是環境,當時的確就是軍閥互相吞並的局面。

南宋中興四大將或者叫五大將之間的關系非常僵硬,準確地說,是仇恨。他們在戰鬥中有可能精誠合作,但平時看對方時,心裏想的是一塊塊的肥肉。

朝廷的封賞,是肥肉,要爭;戰時的軍功,是肥肉,要爭;頭銜的大小,是肥肉,要爭;對方的地盤、士兵、謀士、將軍,是肥肉,更要爭。

最後一條是重中之重,軍閥的根本是什麽,就是軍隊!他們不僅自己爭,還隨時吞並身邊的小隊伍,抓住一切機會擴充自己的實力。

比如吳玠,他熬過了和尚原、饒風關、仙人關三次生死考驗之後,威名大振也實力大損,這時想壯大力量怎麽辦?向趙構要兵、要餉、要裝備嗎?開玩笑,趙構自己還不足呢。他只能自己去想辦法。也算是天照應,他最急需兵力的時候,正是另一個將軍的人生最黑暗的時期。

同樣在西北大地上,原熙河軍主將、現防禦岷州至階州一線的關師古窮得連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他頂在前線和金軍死扛,也算是非常忠勇了。可是再忠也得吃飯,他的兵餓得跟骷髏似的,眼看著挺不住了。他每次向上級要糧,回復都是沒有。不停地要,不停地沒有。逼得沒辦法,他只好越級向長江以南的趙構要,但是杳無音信,連個回條也沒有。

關師古真急了,誰也不給,那就去搶金國的!他率軍出擊,在石要嶺與金軍大戰,結果一敗塗地。這怪不了他,既無地利,也無兵力,兵都餓得快死了,讓他拿什麽去贏。之後,他氣得指天畫地、咒罵一切。憤怒達到頂點之後,他變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