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域傳說(第6/11頁)

河中處於花剌子模的中心地段,此地失守,花剌子模全境散成一片,各處受攻的城池將各自為戰,無法互援。

戰區廣大,戰況復雜,先回到訛答剌城。這座城不愧是邊境重鎮,不論是城池本身,還是軍隊的素質,都達到了極高的強度。

五個月,他們足足堅持了小半年的時間,才被攻破。這時在他們的後方,一小半的花剌子模已經淪陷,變成了蒙古軍鐵蹄下的焦土。

歷史留下了亦難赤的另一個印跡,此前他是無可救藥的錢癆財迷,為了一點財物就把花剌子模拖進了戰爭的旋渦,這時他有了另一個名字—抵抗者。

這個人誓死不投降。外援逃了,他堅守;外城破了,他堅守;內城破了,他仍然在堅守。最後時刻,他身邊只剩下了兩名士兵,城市也沒了他立足的地方,他爬上了一座高樓,箭射沒了,揭下瓦礫繼續向蒙古軍投擲,被抓到後,寧死不屈。

這真是個奇異的人,有點不好歸納,他是貪婪的勇士,還是死不悔改的搶劫殺人犯?不好界定。無論他是什麽,都具備了足夠的硬度。

人性是復雜的,由他可以參見。勇武有時並一定與高貴、廉潔等美德共生。

戰爭臨頭,一個民族最需要的就是強者,哪怕這位強者不那麽磊落。可惜的是,國土龐大民眾億萬的花剌子模全境,這樣的人寥寥可數。

右路的術赤橫行千裏,動輒屠城,所過之處一片哀號,沒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最好玩的一幕發生在終點站氈地,蒙古軍豎起長梯,從四面八方蟻附攀登,居然也沒遇到抵抗,輕輕松松進了城。史料記載,城民“對蒙古人用來攀登城墻的方式感到驚奇”。

他們在驚奇中丟了自己的城市。蒙古人則信守了諾言,只要不反抗,即無屠殺。

左路的阿剌黑遇到不少麻煩,他的全部軍力只有五千人。他先是強攻巴納克忒,第四日城陷,蒙古軍盡屠降卒,直撲忽氈。在這座城裏,他們遭遇了滅裏可汗。

滅裏可汗在《元史》中留名。

他先是率軍在城中死戰,不敵之後帶領一千名精銳退守錫爾河中的一個島嶼。這座島離岸不遠不近,剛好在箭程之外。蒙古軍倉促之間找不到船,百般進攻無效。然而時間一長,孤島上的給養物資消耗殆盡,滅裏可汗只有一條路可走。

逃亡。

滅裏可汗駕乘七十條船,滿載傷員輜重,順流西走。蒙古軍夾岸追擊,很快超越了船隊,在錫爾河的上遊設下了攔河鐵索,控扼了河道。可這並不能阻止滅裏可汗,他斬斷鐵索繼續西逃,直到河水變淺,不得不在巴耳赤邗登岸。

麻煩降臨,有馬蹄處即是蒙古軍的主場。蒙古軍主將阿剌黑那顏終於得到了機會,他率軍追上了滅裏可汗一行,在追殺中不遺余力。可是仍然沒能達成願望。忽氈城的花剌子模士兵在追殺中被殺戮殆盡,滅裏可汗卻單人獨騎沖出了重圍,逃入花剌子模深處。

這個人注定會卷土重來。

焦點當然集中在成吉思汗所在的中路。他與蒙古四王子孛兒只斤?拖雷永遠擁有最強的兵力。他們率軍在嚴寒中渡過結了冰的錫爾河,在一些突厥人的引領下,穿行一條鮮為人知的秘密商道,穿過庫齊勒昆沙漠,突然出現在訥兒城下。

這條秘密商路後來成為著名的“汗路”。它帶給了成吉思汗巨大的榮譽,以及花剌子模人巨大的恥辱。

訥兒城富庶,城內的居民機靈,直接拿出海量金幣,成吉思汗一笑而過,沒殺任何人。下一站是花剌子模的重鎮不花剌城,它集商業、宗教於一體,是僅次於國都撒馬爾罕、舊都玉龍傑赤的核心城市。

公元1220年二月,蒙古軍圍城三天之後,守城將領率軍突圍南逃,蒙古軍追擊,只有少數人渡過阿姆河逃走。第二天,不花剌城投降。

鐵木真的心很有可能是自有人類以來最堅硬冷酷的一顆,他給出的罰單非常殘酷。不花剌城全城的財富被搜刮一空,城市街區全部焚毀,他們以發石機、石油噴射器集中毀掉宮殿高樓,至於全體居民,都被趕到了城外。那一天有至少三萬男子被屠殺,婦女、兒童變成奴隸,剩余的青壯年被編入“哈沙兒”隊,即敢死隊,隨軍向東殺去。

撒馬爾罕是歷史名城,早在花剌子模出現之前就存在,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連接著波斯帝國、印度、中國。

直到蒙古人出現。

在這之後,它也繼續繁榮著,隨著帖木兒帝國的興起,它再一次被建成一座比之前更加壯麗的曠世名城。在那裏堆積著從亞洲各國劫掠來的奇珍異寶,世界各地的能工巧匠聚集而來,建成了傳說中最輝煌的宮殿和清真寺。

直到公元1868年,它被俄羅斯帝國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