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露天煤礦(第2/2頁)

不遠處是一條流量不小的河流,從丘陵地帶一直蜿蜒著流向西部的大海。周圍已經被推土機平整出一大片土地,十幾台轟鳴著的礦山機械正在作業,剝離著煤層上面的覆土層,已經挖出了一片深坑,幾輛卡瑪斯自卸車等待著裝載土方。

河邊還安裝了兩個大型的蒸汽機,並配套了幾組蒸汽發電機組,已經安裝完畢,此時正冒著濃郁的煙霧,蒸汽機轟隆隆的運轉著,不是噴吐出炙熱的蒸汽。

煤礦勘探剛剛完成,工業部就停了所有的工程,集中所有的力量,把一套年產量60萬噸的洗煤設備安裝完成,這裏將分選出中煤、乙級精煤、甲級精煤,按照不同要求供應海參崴各個部門。現在正在進行緊張的測試之中。

一個中年人帶領著一幫人走了過來,這是工業部的副部長倪和平,今年五十歲,原來就職於某國營煤礦。他身後的人也是工業部能源處各部門的負責人。

“李明,你可是大忙人啊。今天怎麽想起來到我們這裏來了,你說你作為民委會的常委,也不說來關懷一下我們工業部,哈哈……”

這老家夥自從發現了這個露天煤礦,據說天天樂得就沒合上過嘴。李明和他們一一握手,微笑著道:“我其實早就想來了,可是一直有任務,我一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趕過來,別的地方還沒去呢。”

“好……好……李明你能第一個來我們這裏就對了。我們領你去四處看看。勘探隊剛發現這裏的時候,我就趕來了。我一眼就看出了這個地方不錯,結果我們在周邊打了一些井,進一步確定了煤礦面積和煤層厚度,結果非常喜人。這裏的煤層有三層,上邊兩層厚約三米,下邊一層厚約八米,密度1.3g%cm3,就是每立方能出一點1.3噸,煤的種類是煙煤,煤區面積大約十五平方公裏。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煤層在那片丘陵地帶,不利於開采,但平原部分的煤層表面的覆土層卻很淺,真是個好礦啊。”

李明聽了也很振奮,但還是有些擔憂的道:“他的年產量能滿足明年我們火電廠一期需求嗎?”

倪和平笑道:“我們計算過,火電廠一期55MW火力電機組,按每天最高消耗720噸的話,就算是鐵路沒修好,光是幾台卡瑪斯自卸車都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但這都是最壞的打算,開發區實際用電量是不停變化的,一天不可能都滿負荷運轉,實際耗煤要少些。我還和鐵路處的人聊過,明年電廠竣工之前,他們保證鐵路能夠鋪設完畢。”

李明一聽也松了一口氣,起碼海參崴所需的煤炭資源,在今後幾年是不用擔心了。倪和平還領著李明在露天煤礦周圍走了一圈。

周圍環境還算可以,並不是太復雜。除了北面是起伏的丘陵,四周的樹林並不茂密。李明對這裏也挺滿意的,他現在考慮的更多的是安全問題,正好有那片丘陵地帶作為屏障,以後弄一些圍欄把這個露天煤礦圍起來,在周圍建立幾個哨塔,形成一個簡易的要塞。

走到了旁邊的一個叢林邊緣,陸軍部在這裏設置的一個哨位。負責人唐宗軍走出了哨所,把李明迎了進去,李明和他寒暄了幾句,就問了防禦情況。

“公司對這裏很重視,陸軍部派了一個步兵排,一個機槍排,在周圍設置了六個機槍陣地。而且我們還把周圍用圍欄圈了起來,還弄了一些防步兵地雷布置在周圍。而且這周圍也沒什麽樹林,所以現在這裏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入冬前我們就會離開,這裏將配屬內衛部隊的一個連,設置幾個機槍陣地以及兩輛BTR裝甲輸送車,再加上兩個連的民兵,韃子來個幾千人也未必能啃得下來。就算是人多也不怕,我們可以輕松召喚海參崴方向的支援,宋濤他們的特戰隊,騎著越野摩托趕到這裏,用不了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