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高尚情操(第2/2頁)

不是家書。

可是……

王縣令居然笑了,葉春秋表現出來的急智讓他大開眼界,詩很不錯,十一二歲的少年能作出來,已算神童,而更重要的是……王縣令抿嘴微笑,居然淡淡的道:“看來……果然是黃世兄的家書。”

黃荊急了,這怎麽可能,哪裏有這樣的事,他忙是上前,接過了信,仔細一看,卻是一張白紙,忍不住大笑:“哈哈……這哪裏是什麽家書……簡直就是一派胡……”然後……他的眼眸不經意之間,與王縣令的目光交錯,他猛的打了個激靈,仿佛意識到了什麽。

見黃荊突然一頓,看來黃家的人也不蠢啊,葉春秋心裏嘆息。

然後葉春秋肅然起敬的道:“這詩作的好,不但寓意高遠,足見黃禦史文采斐然,尤其是此詩下半闕,萬裏長城今日還在,但是當初命令修建長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黃禦史胸襟開闊,豁達如此,難怪受朝廷如此恩榮,春秋理應向黃禦史學習做人的道理,功名利祿,只是一時,可是看的開的人,古今又有幾人,在這奉化縣,唯黃禦史而已。”

王縣令也是喜滋滋的,他捋著須,居然會去附和一個小屁孩子:“正是,黃世兄豁達如此,吾輩不及。”

所有人都傻眼了。

那些假裝的‘路人甲乙丙丁’,本來還想喊打喊殺幾句,現在卻一個個目瞪口呆。

黃荊的臉色最是精彩。

其實就在他說到一派胡言,那個言字即將脫口而出的時候,方才猛然有所醒悟。

我是豬啊我,居然差點否認了這封家書。這封家書的問題不在於家書的真假,而在於這首詩上。

詩當然是好詩,寓意也很深刻,這一點黃荊不敢否認,像這樣帶著哲理的詩,往往是比較容易流行的,這就好像李太白的詩往往流傳最廣泛的不是他的《將進酒》,而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樣。因為這種詩往往朗朗上口,而且最易表達某種情懷。

黃荊幾乎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這首詩就會流傳開去。

這首又是什麽詩呢?這分明是吹牛的詩啊,全詩的意思是,小弟啊,你怎麽能因為幾畝地和鄰居斤斤計較呢,我雖然現在做了禦史,可是我做人堂堂正正,絕不會徇私舞弊,仗勢欺人,反而要勸你一勸,人的心胸要豁達啊,不要錙銖必較,你看秦始皇富有四海對吧,可是現在他修的長城呢?所以你應該做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君子無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