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第5/5頁)

張汧悲嘆起來:“我家也正因那幾年的匪禍,一敗塗地了。遭逢亂世,受苦的就是百姓啊!”

陳廷敬卻道:“亂世之亂,禍害有時;太平之亂,國無寧日。”

張汧聽了這話覺著耳目一新,問道:“何為太平之亂?願聞其詳!”

陳廷敬說:“前明之所以亡,就是因為官場腐敗、閹黨亂政、權臣爭鬥、奢靡之風遍及朝野。這就是太平之亂啊!”

張汧拱手拜服,道:“廷敬言之有理。覆轍在前,殷鑒不遠啊!”

陳廷敬又道:“家父和我的幾位老師都囑咐我要讀聖賢之書,養浩然正氣。有志官場,就做個好官,體恤百姓,澤被後世;不然就退居鄉野,做個良師。月媛她爹也是這麽說的。唉,說到月媛這事,我還不知道怎麽同爹娘開口哩,又覺著對不住淑賢。”

張汧便說這是緣分,說清楚就沒事的。又見遠處山頭有片屋宇金碧輝煌,張汧問道:“那是什麽地方?”

陳廷敬道:“那是我家的道觀。張兄有所不知,我家敬奉道教,家裏每有大事也總在道觀裏操辦。說來有個故事,原來祖上有日遇一道人病得快死了,老祖宗把他領回了家裏。那時自己家裏也窮,卻把那道士養了兩個多月。等那道人病好了,便囑我祖宗在這個地方建屋,說這是方圓百裏難尋的形勝之地,你家必會發達。後來果然就應了驗,祖宗就蓋了那座道觀。我這回中了進士,家父想請鄉親們看半個月戲,也是在那裏。道觀裏有戲台子。”

張汧這會兒忍不住說道:“在您家門口吟詩的那位,我隱約瞥見是個道人,念的竟是傅山的詩。廷敬兄,這種人可得小心啊!”

陳廷敬忙搪塞道:“聽管家說,是鄰村的一個瘋子,叫他們打發走了。”

張汧又道陳家世代仁義慈善,男孝女賢,沒有不發達的道理。兩人便是客氣著,說的自然都是奉承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