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新思維(四)

徭役,在漢代又被稱為力役,是統治階級強制被統治者無償付出勞力的一種剝削方式。

在漢代,徭役的性質分很多種。

而且各種徭役之間,有著相當完善和系統的制度、規定、律法,保證著整個制度的平穩運行。

一般而言,幾乎所有政府主導的工程建設和諸如修橋鋪路、修繕城防等公益項目,統統是征調民夫,用鞭子和刀槍逼迫民眾無償進行高強度的勞動。

與後世不同的是,漢代的百姓,即使是地主階級,也必須服役!

在編戶齊民的政策之下,沒有人能逃得出政府的魔爪。

按照漢律,即使是丞相的兒子,也必須服相應的徭役!

那麽問題來了,地主和富商以及官員,是怎麽逃脫徭役的?

自穿越之後,劉徹對於這個問題就很感興趣,前世,他在河間王的位子上時,就已經弄清楚了這個問題。

在漢代,法律雖然規定,除了貴族和官員外,人人都要服役。

但,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等級自然是重中之重的秩序。

在漢律中,不同等級的人,所需要服的徭役也完全不同。

譬如按照漢律規定,大夫以下者必須服繁重和艱辛的傳送之役。

所謂傳送,即是運輸糧食和物資,通常,此類徭役路程遙遠,動輒數百上千裏之遠,極為艱辛。

即使是大夫以上的爵位,也還是要在當地服一些修補路橋和渠道的雜役。

只有三種人能免役。

一是大夫以上的官吏和宦官皇族。

二是公大夫以上的貴族。

三是符合免老條件的人和未登籍的未成年男子以及女性。

很顯然,這三個條件,地主和富商階級是很難符合的。

那麽,地主階級和商人是怎麽逃脫的?

答案很簡單,他們有錢,可以出錢請人代他們服役。

在漢代,這種服役方式叫做踐更。

根據劉徹的了解,在民間,因徭役的種類不同,踐更的價碼也不同,相對輕松的徭役,時間比較短的,一般一個月是兩千錢。

而像是戍邊、修長城和兵役這種繁重和辛苦的徭役,那價碼就是一天三百錢。

但這些錢,代替服役的人,能不能拿到手裏,能拿到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譬如地主階級讓他的佃農去給他服役,不去就不租田給對方,他的佃農有反對的余地嗎?

又譬如一個大商人,買個破產的農民做奴仆,看他不順眼了就讓他去代替服役,這個農民有抗議的權力嗎?

在事實上而言,地主和商人通過種種手段,將自己本應承擔的徭役,轉嫁給了下層的百姓。

而這些百姓愚昧無知,根本沒有反抗的權力。

好在,漢律中還是給了這些農民一個喘息和休養的機會。

那就是拼命生孩子罷!

按照漢律規定,任何人,只要生了五個孩子,且都已經登籍始傅或者女子已年滿十二歲(漢室規定的合法嫁人年紀)那麽,該戶的主人可以享受一個名為“皖老”的特權,皖老及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所有徭役減半的優待。

即使有這麽一個規定,但底層的百姓身上繁重的負擔,還是常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關中相對還好,漢室朝廷對於關中經營很用心,不怎麽會加重百姓的負擔,一切徭役能免則免。

但一出函谷關,廣大的關東郡縣和藩國,底層的百姓,那就真的是一年到頭活的像牛羊一樣。

只有那些有幸撐到免老年紀的人,才能歇下來喘口氣。

若能活到八十歲,成為鄉中的長者,擔任三老之一,或許還能給自己的後代謀一個崛起之機會,成為地主的機遇。

除此之外,底層百姓的上升通道,幾乎斷絕。

想要爬上去,除了戰爭外,幾乎沒有別的手段。

而這是劉徹憂心忡忡的地方。

作為穿越者,劉徹很清楚,當一個統治階級沒有了新鮮血液的補充,那這個統治階級不可避免的就會陷入腐化墮落之中,而底層的上升通道假如被堵塞,那麽底層的憤怒就會越來越大,當它積攢到一定量的時候,必然會爆發革命,也是古代中國的農民起義。

現在,雖然距離談漢室衰亡和滅亡這個話題還很早。

但是,統治階級的腐化和墮落,卻已經很明顯了。

漢初所封和先帝所封的兩三百號徹侯,除了因為叛亂、絕嗣等種種原因而被剝奪封國的之外,其他絕大多數徹侯的後代都已經腐化了。

大多數貴族甚至連起碼的合格水準的能力都沒有了。

這就是所謂古人所說的“肉食者鄙”,後世所說的“高貴者最愚蠢”。

劉徹很清楚,假如統治階級徹底失去活力,這個國家,這個政權也就到了它該滅亡的時候了。

而這是劉徹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