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晁錯的感激(第6/6頁)

高皇帝都對匈奴人低過頭呢!

對於如今的大部分人來說,現在吳軍來勢洶洶。

而棘壁之前的諸多城池卻陷落的如此之快。

在這樣的局面下,和議,將局面保持到吳王起兵之前,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吳國暫時不去管他就是了。

仿南越和東甌、閩越、朝鮮的例子就好了。

劉徹看著袁盎,直接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請教太仆,孤曾聽聞,民間有長者言: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此話何解?”

袁盎聞言,頓時一愣。

劉徹的意思,他當然知道指的是什麽。

既然今天劉濞謀反不受懲罰,這個例子一開,以後,諸侯王恐怕動不動就要造反了。

反正,造反又不需要付出代價。

就連天子劉啟也愣住了。

他之前從未想到過,此例一開會是什麽後果。

這並非他思慮不到,而是,畢竟,他才當了兩年皇帝,考慮問題,不如日後那麽深入和全面。

更何況,這樣的例子,在漢室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

因此,受到思維局限,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這個事情就像一層窗戶紙,此時,劉徹一捅破,天子劉啟立刻就知道,假如真的如此,那麽以後就真的將要國將不國,他這個天子再也沒有什麽威權和威信,就如同東周的周天子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有人學一下楚莊王,來問問漢鼎輕重了。

而這樣的未來,簡直就是噩夢!

劉徹卻不打算就這樣結束,他轉身,對自己的皇帝老爹叩首道:“父皇,兒臣所慮者,不止如此,兒臣更擔憂的是,若朝廷輕易與吳逆求和,除了增長吳逆氣焰,使得外人以為我漢家無人之外,恐怕,不會有其他任何效果!”

“吳逆謀反,非一朝一夕,而是處心積慮,在如此情況下,若我漢家攝於吳逆軍勢,貿然與之言和,恐怕,不止吳逆將會更為囂張,就是燕趙齊魯衡山廬江也會有所意動,甚至……梁王也會動搖!”

劉徹的話,很容易理解。

天子劉啟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

假如換了是他,看到朝廷服軟,恐怕也會得寸進尺,生出些更大膽的想法來。

更麻煩的是,本來就蛇鼠兩端的其他諸侯,估計看到這樣的局面後,也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現在一個吳國裹挾上楚國的軍隊,就能讓朝廷如此被動。

萬一齊魯再不穩,江淮也動搖起來。

這天下就將真的不可收拾了!

劉濞現在的軍勢是很猛,但還絕對沒有將漢室逼到不言和就要滅亡的地步!

更何況,即使真到了那個地步,言和除了速死之外沒有別的原因了。

一念至此,天子劉啟緩緩的道:“太子所言甚是,自即日起,敢有言和者,視為吳逆黨羽,一概誅之!”

天子這話一出,晁錯頓時大喜過望。

天子的這個決定,對晁錯來說不亞於久旱逢甘霖。

簡單的來說,既然主和派被打入另冊,那麽除了一戰,漢室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而戰爭之中,他的削藩策就是政治正確!

逆襲!

無比狂猛的逆襲!

晁錯此刻,在心中真是無比感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