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一)(第2/3頁)

劉徹聞言,大喜,連忙道:“快請!”

臉上也露出些期待的神色。

前世,楊毅楊子重與他這個倒黴的河間王之間的交情,可謂是很深厚的。

在某種程度上說,兩人甚至是惺惺相惜的。

一個是為世俗所不容的墨家子弟,一個是被弟弟嫌棄,諸侯疏遠的倒黴國君。

今生,一切都不同了。

劉徹也沒把握,能說服楊毅為他效力。

蓋因為,墨家,基本都是些聖母、無可救藥的苦行者。

權勢什麽的,人家根本不看在眼裏。

榮華富貴,在墨家面前更是渣渣。

你就是擺座金山在一個真正的墨家子弟面前,在他眼中,估計還不如萬有引力定律更有吸引力。

好在前世,劉徹跟楊毅打過七八年交道,對此人的脾氣和性格很了解。

心裏這才多少有些底氣。

而只要能成功說服楊毅……那麽……劉徹就能將現在天下大部分墨家子弟全部招致麾下,為其效力。

這是有先例的,秦孝公就曾經讓天下墨家聚集在秦國的旗幟下,秦國發達的科學技術體系和完整的軍械制造體系,就是在墨家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

秦國依仗於此,才能稱雄宇內,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不多時,一個穿著粗麻布深衣,頭戴方巾的年輕男子,在王道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劉徹一看,與記憶中的那個放蕩不羈,灑脫無比的墨家學子楊毅不同。

現在的楊毅還是很青澀的。

即沒有長出前世那滿臉的絡腮胡子,也沒有前世那種看淡了一切的心態。

只是,跟前世一般,劉徹從楊毅眼中看到他與生俱來的那種對權力的藐視。

墨家講究三表,看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墨家,就要看他認不認同三表。

墨家的三表,既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通俗的解釋就是根據歷史的經驗,考察百姓是否接受x,x是否是對百姓有用。

這個X可以是科學技術,也可以是道德倫理,甚至是國家制度。

三表法構成了墨家思想的核心,所謂的兼愛非攻,皆是圍繞三表闡述開來的思想。

前世,劉徹與楊毅相處許久,自然耳聞目濡,也被動的知道和了解了墨家的許多思想和見解。

楊毅走進這殿中只見有一個頭戴九旒身穿冕服的貴族少年,朝他微笑著。

他自然知道,這就是那個將他從雒陽傳召來長安的太子。

於是,楊毅按照路上別人教給他的規矩,跪下來,叩首拜道:“草民楊毅拜見家上!”

不要以為墨家的人都是些不懂規矩,甚至是不合群的孤僻之人。

實際上,墨家除了思想有些聖母,愛鉆技術和科學的牛角尖外,其他的與常人無二,若是放在後世,也不過是些滿腦子悲天憫人的技術宅而已。

而且,尤為重要的一點是,墨家在本質上,也屬於秩序的維護者。

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殊途同歸。

因此,墨家也是臣服或者說順從劉氏王朝的統治的。

只不過,這些家夥的政見和主張,跟過去劉氏的天子尿不到一個壺裏去。

但劉徹卻不管這些。

管它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

“孤最近讀書,讀至腹【黃享tūn】殺子之時,常常扼腕嘆息,若世人皆如腹【黃享】,何愁法令不通,政令不行?”劉徹卻看著楊毅,緩緩的道:“於是,遍問諸臣,可知有墨家傳人?有左右曰:雒陽楊子重,墨家子弟,可以一觀……”

劉徹笑眯眯的對楊毅道:“楊毅……你來跟孤解釋一下腹【黃享】何以殺子?”

腹【黃享】,乃是秦惠王時墨家的钜子。

墨家的钜子,很好理解,大抵就相當於武俠小說裏的掌門人。

某次腹【黃享】之子殺人犯法被官吏抓捕,惠王下令將其子釋放,理由是腹【黃享】年事已高,獨有一子,不可讓其絕後。

這在統治者的立場很好解釋。

籠絡人心嘛!

但腹【黃享】知道後,就將其子殺了,還對秦孝公說“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傷人也。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朜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這個故事被記載在呂氏春秋中,後世,基本很少人知道,即使此時,假如不去翻書,還真不知道。

但劉徹喜歡看書,加之最近在編輯《新神農》,於是就看到了這麽一則故事。

從這個角度來說,墨家的人,比法家的人更尊重法律。

前提是,這個法律,得讓墨家人覺得有道理。

楊毅卻是稀裏糊塗,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然而,涉及到學派的名聲和尊嚴時,他不能不回答,於是叩首道:“回稟家上,腹【黃享】殺子為公義,其子犯法殺人,綜按漢律,以當償命,先賢殺之,是維護律法之公,天下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