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朝覲的人們(第2/5頁)

“朕已經跟太皇太後商量過了,打算讓卿出任未央宮衛尉一職,卿,可願意?”劉徹問道,這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了,太皇太後都已經用印了,所以,今天實際上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

兩天以後,劉徹下詔,詔梁王劉武,入長安陛見。

劉徹在下達這道詔命的時候,心裏其實很是糾結。

假如有可能,他根本不想把劉武這個叔叔詔到長安來。

皇帝老爹駕崩後,劉徹就慫恿晁錯上書,說是吳賊雖定,但地方未靖,還需要梁王坐鎮睢陽,震懾宵小。

好說歹說,用這個理由,把劉武按在睢陽,使之不可能到長安來幹擾政權的順利交接。

但拖了這麽兩三個月後,卻再也拖不下去了。

東宮的太皇太後,想念幼子之心,如同這盛夏瘋漲的野草一般。

這一次,她老人家甚至使出了絕招——絕食!

老太太這一絕食,劉徹首先就撐不住了,也不敢撐了——漢室標榜以孝治天下,不孝就是最大的罪過。

況且,真惹毛了一個思念兒子的太皇太後,劉徹也擔不起那後果。

目前,雖然太皇太後想學呂後,臨朝稱制還不太可能。

但,教訓一下不孝順的皇帝孫兒,把不孝子罰去高廟面壁思過,卻是簡單輕松加愉快。

當然,政治就是交易。

既然劉徹這個孝順的皇帝遂了東宮要見心肝寶貝小棉襖梁王的心願。

那麽,太皇太後也終於點頭同意了,劉徹一直想辦的一件事情。

次日,劉徹就制詔,改封河間王劉閼為江都王,改廣陵郡為江都國,順手,將廣陵旁邊的幾個靠近長江與通向大海的幾個縣劃歸到江都國的範圍裏。

然後,一腳把主父偃和周仁給踢到江都國,主父偃為江都國內史丞,周仁為郎中令,負責為劉徹的大航海戰略打基礎,做開路先鋒。

同時,為了表達重視,同時也表達劉徹這個皇帝兄長對弟弟的拳拳關愛之心。

劉徹任命馮唐為江都國丞相,張釋之為江都國禦史大夫,由這兩位名滿天下的重臣,去負責輔佐劉閼。

這同時也意味著,劉徹暫時放棄了他的中顧委計劃。

劉閼得了好處,作為大哥的劉榮,自然不可能空著手。

隨即,常山王劉榮遷為淮南王,中山王劉非吞並常山國,將中山、常山合二為一,依舊叫中山王。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劉徹不僅僅在梁王入京之事,對東宮進行了妥協,更把其他諸侯王的改封權力交了出來。

像趙國、楚國以及會稽、豫章兩郡的未來前途地位,全部交給東宮決定。

經過此事,劉徹,心裏多少有些不舒服。

東宮太皇太後,就像一柄懸在他頭頂的達摩克裏斯之劍。

縱使,其實東宮的老太太,並不怎麽幹政,也很少阻礙劉徹施政,更沒有跟慈禧什麽的一樣,想把劉徹變成傀儡。

但,作為皇帝,劉徹還是有種被束縛的感覺。

此時,劉徹總算明白了,歷史上小豬為何要殺母存子了。

……

梁王劉武,此時卻是志得意滿,得意洋洋。

這位大漢皇叔,此時此刻,達到了他人生中的一個巔峰。

吳楚圍攻梁國時的狼狽與惶惑,此時,在他身上,一點都看不見了。

現在的劉武,身負海內之望。

全天下都說,這位大王,是難得的賢王。

士林輿論,對他更是青睞有加。

許多知名文學之士,紛紛慕名而投。

像今年因為在吳國公開上書反對吳王劉濞起兵的枚乘、鄒陽等大家,更是親身來到睢陽,在他的王宮裏當起了客卿。

這就更助長了劉武的得意。

在一片阿諛奉承之中,劉武的心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尤其是,現在先帝已經駕崩,除了東宮太皇太後外,劉武覺得,沒有人可以再騎在脖子上了。

他甚至在夜深人靜時,心裏會冒出些瘋狂的念頭來。

“長安天子年少,值此主少國疑之際,寡人親入長安,以皇叔行攝政事,待皇帝成年大婚親政後,再歸還大權……”這種想法一旦在他心裏紮根,就如同荒野中肆意生長的藤蔓一樣,迅速的占據他的全部心思。

他的大臣裏,阿諛奉承之輩,如羊勝,看出了他的想法,於是,常常故意在他面前進言:“大王力拒吳賊,保得社稷平安,大功也!且先帝曾言:千秋萬歲後,傳位梁王,大王入長安,可仿周公伊尹故事,輔佐天子……”

這些話,真是撓到了劉武的癢處,讓他難以自抑!

劉武越來越覺得,區區一個梁國,真是委屈他這樣的大才了。

他應該如周公伊尹一樣……

只是,長安一直借口各種理由,將他強行留在了睢陽。

他一時半會,真沒什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