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法統(二)(第2/2頁)

古今皆然!

“知我罪我,其唯春秋!”劉徹負者手裝X的感慨一聲。

自登基以來,劉徹最大的感受就是:歷史就是一個畫廊,裏面陳列的藝術品,復制品居多而新品很少。

這半年以來,發生的許多事情,劉徹都能從歷史的記載和後世的記錄中找到似曾相識的例子。

將這個事情放在一邊。

劉徹接著頒布詔令,敕封周公之後公孫歆為褒魯候,爵列關內侯,食邑三百戶,為周公立祠,下令在劉邦的高廟側殿為周公立像,歲時陪祀,享受祭祀與血食。

同時劉徹還下令,準許諸子百家為其先賢立祀。

但是,所有先賢的塑像,只能被立在由朝廷出資修建的“先賢祀”之中,而且需要得到批準。

沒有批準,或者沒有立在先賢祀裏的,視為淫祀,有司衙門一律禁止和查辦!

這下子熱鬧了,諸子百家,但凡還有個能吱聲的,都紛紛活動了起來。

春秋戰國,漫長的數百年裏,在日漸激烈的諸國戰爭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傑賢才,此起彼伏,提出了無數解決當時中國局面的方案。

這些人中,嘴炮者有之,但行動派最多!

實踐派更是數不勝數!

便是在後世被認為是腐朽落後不思進取的儒家,其實在那個時期,也是屢次自我進化和更新。

劉徹就是瞧準了現在的時機,下達了這個詔書。

因為,當此之時,經過五十多年的恢復,實際上許多學派都已經悄然復蘇。

秦末的戰火雖然摧毀了大量的典籍,但是,總有許多落網之魚。

那些先人的典籍,躲在墻壁裏,藏在石縫中,甚至是被它們的傳人悄悄的藏在地下的某個地窖裏。

靠著這些手段,它們避免了毀於戰火的厄運。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珍貴的先人的智慧結晶,卻並不被大眾所知。

在這個連《論語》都沒普及開來的時代,實際上,能夠被普羅大眾所知的書籍,就是那麽聊聊幾本,加起來不過萬字而已。

在後世的歷史上,小豬朝的東方朔就吹牛逼說自己讀過總計三萬字的“鴻篇巨著”……被小豬驚為天人……

所以,劉徹在立祀的標準上設置了一個門檻。

想進先賢祀?

好!

簡單,要嘛,朝廷主動立祀,要嘛,有人提出申請,並提交證據。

這個證據必須能證明那位先賢確實有著足夠硬朗的學術成績和影響力,能夠進入先賢祀與其他先賢共享官方祭祀,天子獻祭。

毫無疑問,在這個時代,能證明某人的學術成績和影響力的,除了他的著作外,別無他物。

尤其是,劉徹幹了一件火上澆油的事情——他宣布了第一批入享先賢祀的名單。

在這份名單上,只有三個名字。

孫武、孫臏、司馬驤且。

名單公布後,頓時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