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大朝儀(五)

既然晁錯這麽識相,劉徹自然要給予回報了。

“王道!”劉徹看著晁錯,滿意的吩咐著:“給禦史大夫賜座!”

“諾!”王道微微躬身,在今天之前,他就已經得到了劉徹的指使,對於朝議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變故以及天子所做的指示該如何判斷都已經了如指掌。

只見王道對身旁的黃門侍郎耳語幾聲,對方立即領命去辦。

需要指出的是,這位黃門侍郎並非是宦官。

在秦和漢室的前中期,皇帝的內臣並非全是宦官。

尤其是劉氏天子向來深諳制衡之道,從來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

因此,在皇帝身邊,即有服侍的親近宦臣,也有來自士大夫與勛貴階級甚至民間土豪們通過貲官系統,給朝廷捐獻錢財後,將自己的子嗣送到皇帝身邊鍛煉的侍中、郎官。

這樣的制衡措施,充分保證了皇帝即不會被宦官們的阿諛奉承所蒙蔽,也不會陷入無人可用的窘迫境地。

而黃門侍郎在漢室的全稱是:給事黃門侍郎,隸屬於少府尚書台。

西漢末年的劉歆就曾感慨:今若年少得黃門侍郎,要處也!

這證明,即使在平哀之際,黃門侍郎也是一個香餑餑,大抵就相當於後世的共青團書記一類的未來巨頭培養機制。

而在現在,黃門侍郎倒還沒有西漢末年那麽顯貴,不過屬於尚書台下面的一個六百石的官吏,但所掌職權卻不容小覷。

依照漢室制度,黃門侍郎掌侍從(天子)左右,給事中,交通中外,及諸侯王朝見於殿上,引王就坐。

基本上就是後世的禮部侍郎的職權,是以,黃門侍郎之職,在漢室向來就是士大夫階級的禁臠,連勛貴都不許插手。

倒是黃門侍郎下面的屬官如小黃門、黃門令等,多有宦官充任。

這也符合常理。

當年,趙同與太宗孝文皇帝同車,隨行的袁盎都感覺這是恥辱,接受不了,憤而攔車告狀,導致權傾一時的大宦官趙同迅速垮台。

士大夫階級又怎麽會容許在大朝儀這樣的嚴肅政治場合受所謂“刀鋸余人”擺布?

就連後來的太史公都覺得,自己成了太監,真正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劇,連與人說話都不自覺的會自卑。

只見那黃門侍郎親自下場,帶著兩個宦官,擡著案幾與蒲團,來到晁錯面前,躬身道:“禦史大夫請隨下官移步!”

然後,在滿朝文武百官的注視下,這位黃門侍郎按照著早就得到的吩咐,將晁錯的坐位安排到了丞相周亞夫身側右邊的一個地方。

這本來沒什麽大不了的!

漢室的禦史大夫向來就是在那個位置,但是,接下來,這黃門侍郎的動作,卻讓滿朝文武都挪不開眼睛了——只見這位黃門侍郎請晁錯坐下後,他從身後一位宦官的手上接過一把小剪刀,然後蹲下身子,仔細的丈量了一下後,迅速的用剪刀剪開了晁錯身旁蒲團以及案幾之間與丞相、特進元老坐位相連的地方,在這兩者之間留出了一個大約五寸的空白區域。

不止如此,這位黃門侍郎,還將晁錯身後的蒲團也剪開了一個口子,直到,晁錯本人的坐位不再與任何官員大臣之間的坐位有任何聯系,他才放手,恭敬的帶著宦官們退到一邊。

在政治上,沒有什麽事情會是小事情!

哪怕皇帝只是打了個噴嚏,對於群臣來說,都是值得深思,掰開來掐碎,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去探討的重要信息。

更何況在大朝儀這樣的場合,對身為禦史大夫的亞相的座次的安排?

無數人目光灼灼的注視著晁錯,希望從中能讀出些什麽信息。

但劉徹卻不想跟他們猜謎,政治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下面的人胡亂腦補!

所以,他根本沒給朝臣們太多聯想的時間,就站起來道:“禦史大夫,身為亞相,統帥禦史,監劾百官,朕未繼大統之前,曾巡遊河東,見吏治崩壞,民生艱苦,竟有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郡縣遭災而吏員不敢上報!”

劉徹沉痛的道:“河東之行,所見所聞,朕依舊不敢或忘,時刻銘記於心!”

劉徹一點也不介意將周陽由這個倒黴蛋再次拉出來鞭屍。

但是,這話也就只能說到這裏。

劉徹現在可還沒有明太祖和天朝太祖的本事和威望,能把天下官僚吊起來隨便抽。

是以,劉徹立刻轉進,道:“當然,朕也知道,河東之事,乃是孤例,天下官員,多數還是勤勉王事,忠心耿耿之臣……”

聽著劉徹的話,許多人頓時就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疼。

尤其是竇廣國,竇家去年可是出了個人才!

但好在,大家的臉皮都很厚,這點小小的打擊,還傷不到他們。

只是,天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大家夥也得表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