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引導(第2/2頁)

劉徹聽完想了想,這兩個主意都還是挺好的,至少,能刹住目前關中地區愈演愈烈的飲酒之風。

至於以後,效果下降是必然的。

劉徹站起身來,踱了兩步。

趙禹的建議當然不錯,只是還沒直指問題根本。

在劉徹看來,這問題的根本,還是關中人太閑了!

閑的都能有時間酗酒打架了。

秦代的時候,可沒見過關中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一念及此,劉徹對趙禹道:“卿所言,皆善,朕準了!”

“王道!”劉徹轉過頭,對王道吩咐:“去將內史田叔、少府令岑邁請來,就說,朕要與他們商議水車推廣以及元德二年的關中水利設施修葺之事!”

在劉徹看來,民眾其實事需要引導的。

什麽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由之,那是笨蛋蠢貨加懶鬼的借口。

真正的強大國家,從來都是善於引導民間行為與輿論為政策鋪路的。

像秦代,奮七世之余烈,自商君後百余年,全國上下擰成一條繩,向著一個目標努力,終於掃平六國,宇內稱霸。

劉徹不奢求他治下的漢室能有秦代那樣的凝聚力。

只要能做到秦王朝一半的動員力與組織力,那掃平匈奴,鯨吞東亞,雄霸亞洲也就不是夢了!

而怎樣才能動員和引導民眾?

當然是做民眾希望的事情。

給予民眾利益,讓他們享受到國家發展的紅利。

秦代是靠著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做到的這一點。

漢室現在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那麽玩,自然,就只能在民生上下力氣了。

修葺水利設施、興建水車,推廣新型耕作方式,劉徹相信,這些組合拳下去,絕大多數老百姓估計沒空再去喝得爛醉如泥了,再喝得爛醉如泥的,也肯定不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