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美好時代(第2/4頁)

幾個先帝妃嬪哭訴,東宮兩位太後就要將天子叫去訓誡,要是先帝諸子與諸侯宗伯們去東宮哭訴甚至去哭高廟太廟仁廟。

天子是否還頂得住壓力?

無數人冷眼旁觀,心裏的小算盤撥的嘩啦嘩啦的響。

而得到消息的商賈及其關系戶們也穿梭往來,奔走遊說。

雖然說,天子的鹽鐵官營政策,並不禁止商人也同樣售賣鹽鐵。

但任何一個看過關中已經推行的糧食保護價政策的商人,都視鹽鐵官營如洪水猛獸!

關中實施的少府主導下的糧食保護價,強行將糧食的利潤打到了微利甚至於薄利的地步!

實施不到兩年,關中就已經有數家大戶退出了他們家族傳統的糧食交易與販賣業。

更使得一大批過去寄生在這條產業鏈上的遊俠、地痞無賴以及高利貸商人們步入失業的境地!

讓關東商人們見了真真是兔死狐悲,我心淒然!

於是,漸漸的,輿論開始吹起了一股“聖天子不與民爭利”的風潮。

雖然還只是在一個小圈子裏擴散,而且主流民意也根本不認同。

本來,這種小事情,劉徹宅在宮裏,根本就不會知道。

但,“忠心耿耿”的繡衣衛,卻第一時間將這個事情報告給了劉徹。

也怪這個時代,根本沒有人知道什麽叫特務政治,更不知錦衣衛、克格勃的厲害。

許多人商議事情,甚至謀劃謀反這樣的大事,都是大大咧咧的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

像前年劉濞串聯諸侯王。

別說皇帝了,就是長安城裏的小孩子都知道了……

於是,這些人議論的內容,討論的經過,乃至於什麽人在什麽時候鼓吹“聖天子不與爭利”都原原本本,詳細的擺在劉徹案前。

劉徹也就是隨意的看了兩眼,也沒怎麽放在心上。

不與民爭利?這是神馬?好吃嗎?

如今漢室別說“不與民爭利”這個儒家把持了話語權後,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衍生出來的概念,便是義利之爭這樣後世能打破頭的理論爭執的基礎都不存在。

最多只能算是個道德品質的問題。

還上升不到國家意識形態的方面。

就是昭宣時期,地主士大夫階級坐大後,打著不與爭利旗號的各地賢良文學,都被桑弘羊一個人噴回去了。

目前的漢室,談論利益,甚至於利益交換,都沒有什麽忌諱。

說客們往來穿梭,遊說朝臣和權貴,也基本是戰國時期那一套,先恐嚇然後提出意見建議。

所以呢,劉徹知道,這股風,要是在儒家占據優勢的齊魯地區,大抵還能形成些影響,裹挾輿論,但在關中……

這裏可是黃老派和法家的大本營!

黃老派雖然已經日暮西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傳統的慣性力量,至少還會持續影響十幾二十年,而新一代的關中人,卻都或多或少,為法家的理論吸引。

儒家在關中的傳播,可謂是任重道遠。

歷史上要不是小豬,他們也沒可能坐大!

這是劉徹登基後一年多的直觀感受。

儒家的坐大和獨霸,其實只是一個偶然,而非是必然。

諸子百家裏,有實力與之掰腕子,比劃比劃的,也不在少數。

儒家唯一的優勢,就是人多勢眾,可以靠嗓門說話。

除此之外,真若以實際能力來做評判標準,不扯黃老派與法家,就是如今已經凋零的墨家,估計都能與儒門一戰。

不過,話又說回來,儒家的適應性與進化速度,確實是諸子百家中第一名的存在。

根據繡衣衛報告以及河南郡郡守郅都的奏報。

最近半年,在雒陽一帶,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儒家的派系。

這個派系糅合了一部分公羊派的理論,主張對外強硬,推崇“君子報仇,別說十年,一萬年都不算晚!”

在華夷之辨上,他們雖然依舊是抄管仲的冷飯。

但在關於天子的定位上,卻頗有些意思了。

他們是這麽主張的:自古聖王治世,德被蒼生,刑於四海,威加海內,今聖天子在位,代天牧狩,元元萬民,皆以天子為父母,而天子受命於天,以民父母居九五之尊,履乾則坤,動合陰陽,天生神聖,是故自古聖君在位,則黎庶安康,蓋聖君之治,以民為本,而桀紂在位,四海怨懟,諸侯離叛,荀子曰:天行有常,不因堯存,不因紂亡,斯是言矣。

這就頗有些樸素的君王責任論了。

也算是天人感應的一個變種吧?

只是不再企圖想要將皇權關進那個由上帝、蒼天編制成的紙糊的籠子裏。

他們似乎打算打造一個類似天子受命於天,而天命天子牧治黎庶,所以天子有責任也有義務統禦天下士民,一起奔向三代之治的美好社會的責任的木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