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厘定歷史(第5/6頁)

“擬詔:朕聞上古聖王治世,必酬功臣……今士大夫佐朕,治理天下,夙興夜寐,勤勉誠懇,乃有宇內方寧,朕雖不德,亦願與之同享天下盛世,自今以後,百官臣工,凡有所任,皆在其俸祿之外,別列兩項,曰:津貼,曰績效。

津貼者,視秩比俸祿高低,予以補貼,請有司議之,定其員額多寡。

績效者,賞也,以其治下去歲所得賦稅較之前歲所增之數,取百一之數,嘉之!”

這官員的工資,肯定是要增加的。

不加不行。

又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那有這麽簡單的事情?

千裏當官,最後落得個晚年不保,這樣的傻事,誰願意幹?

比起工資多支出的那點錢,這上下其手,貪墨的數量,可能是百倍,千倍!

因貪汙和中飽私囊,造成的損失,那就更不用說了。

劉徹至今記得,那河東郡郡守周陽由造的孽,以及河東郡官場的糜爛程度。

想要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甚至蔓延到全國。

就必須要加強監管和監督,更要增加下面人的收入。

不然,沒有好處,誰跟著你混啊?

老婆孩子都養不活,傻子才會當清官!

當然,僅靠增加工資,是避免不了貪汙的。

所以,才要再加個績效獎。

根據官員治下GDP增長的數額(現在主要體現在稅賦上)來給予分成。

雖然不過百分之一。

但一個大縣,戶口一兩萬,每戶都增加百分之一的稅賦額度,那錢就不少了。

津貼是作為官員的生活補貼,而績效,則是獎勵其努力工作。

更重要的是,劉徹清楚的認識到了,在這西元前的封建社會,妄想著以一人之力,就讓天下人都跟著你走,那是做夢!

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堅實的統治集團來幫助他,輔助他,完成他的夢想。

而這個集團,必須是也只能是他一直討厭和提防的官僚集團。

官僚集團,沒有好壞。

只有壞和更壞之分。

而且,隨著時間的延續,官僚集團必然會把手伸向其他地方。

正如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情況一樣。

開國之初,官僚們都很老實,隨著時間的延續,它越來越腐朽,越來越墮落,越來越貪婪。

就算隔著十萬八千裏,你都能聞到它們身上散發的濃烈刺鼻的腐臭味道。

不僅中國如此,西方也是如此。

想要避免官僚集團最終墮落成無可救藥,腐朽至極,忍無可忍的反動集團。

唯一的辦法,是盡量保持它的活力,讓它的大部分肌體,保持活力,有著新陳代謝,有著新鮮血液。

讓它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有著外界的活水流入。

可惜,這是人類無法做到的事情。

官僚集團天生就自帶瘟疫,任何人進了這個集團,只能拼命抵禦其他腐死組織的侵蝕和影響。

強如天朝太祖,也只能讓這個集團,在其在世時,收攏爪牙,蟄伏片刻,但一個不小心,它們就又跑出來了。

劉徹自認為自己連天朝太祖的一個指頭都不如。

自然不會做那個凈化官僚集團,完成人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夢。

他唯一能做的是,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拿著鞭子和刀子,鞭打和監督官僚集團,讓它的大部分組織,保持一定的活力。

但是,你要不給好處,拉攏官僚們,不占據大義名分,在輿論上壓制他們。

顯然沒辦法辦到這些。

基於種種考慮,劉徹決定,學習後世的公司管理吧,給下面的經理和部門主管一定的股權激勵。

百分之一的新增賦稅額度獎勵,即能刺激那些真正有能力辦事的官員,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斷官僚集團與地方豪強的同流合汙。

因為很顯然,在農民身上是沒辦法收到太多的賦稅的。

只有那些富得流油,家產百萬、千萬甚至萬萬,奴仆數以百計的大地主、大商人才是真正的肥羊。

官員們想要多得績效獎,就一定要看死了這些家夥。

新增賦稅越多,他們拿到的獎金也越多,而且升官也更快。

當然,跟任何政策一樣,這個政策,有著很多風險。

譬如說,肯定會有官員拼命剝削和淩迫百姓。

也肯定會有官員,幹出許多為了政績而政績的事情。

類似的故事,早在穿越前,劉徹就看多了,看膩了。

像天朝的那些拆遷書記,挖坑市長,拿出花名冊,隨便點一點,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對此,劉徹的應對是,加強禦史大夫衙門的權威和監察禦史的獨立性。

並且,準備在禦史大夫衙門下,增設刺史部門,專門監督地方郡縣的賦稅和財務情況。

同時,逐步擴大和加強繡衣衛的組織、人員,強化特務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