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國情咨文(一)

太學,在茂陵城的正中央,與武苑隔山相望。

這座目前漢室的最高等級的國家學府,有著全天下最優質的教師資源。

隨便一助教捏出去,都是可以給諸侯王子弟當老師的名士。

至於那些巨頭,哪一個不是能作為諸侯王太傅的存在?

董仲舒、胡毋生、張恢、黃生……

黃老儒法,當世最大的三個學派的巨頭,除了少數人因為年紀太大,不能來長安授課之外,其余,但凡有名的鴻儒,皆名列其中。

太學山長,更是當今天下文人士大夫的楷模,昔年傳頌天下的邯鄲六君子之一的故漢中太守,內史田叔。

如今太學之中,有著學生千余人。

基本都是來自地方郡國推薦的地方有為青年,以及各大勛貴列侯家族推薦的有志青年,當然,還有按照劉徹的命令,選拔而來的地方上的種田能手“力田”們。

太學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一種類似後世大學教學模式和傳統結合的方法。

基本上,所有學生在入學後,都會選擇一個名師,在得到對方同意後,拜其為老師,口稱弟子,執子侄禮。

甚至,有很多學生,原本就是某位名師的弟子。

這種教學方式,在過去,也是漢家朝廷力推的。

自太宗孝文皇帝開始設立諸經典博士以來,被任命為博士的這些巨頭,在享受了國家榮譽和精神獎勵之余,就要承擔起義務了。

太常會從天下郡國選拔一批年輕有為的士族子弟,拜入這些博士巨頭門下,學習經典,理解先賢之意。

這些人被稱為博士子弟,享受免除徭役賦稅,由國家提供食宿以及筆墨竹簡等優待。

除此之外,當他們學有所成時,將會獲得優先安排官職,並且在做官時,獲得優先提拔的待遇。

朝廷的本意,是希望借助這些博士們的力量,教育和培養一批有知識和學問的高素質官員。

但很可惜,因為太常的選拔非常嚴格。

完全就是沖著萬裏挑一,甚至是十萬裏挑一的標準去選人的。

相貌、家世、人品、道德和素養,全部都要是萬中無一的君子。

過去二三十年,前後總共只選拔了不過兩三百名博士子弟。

平均每個博士名下幾個人……

這就造成可怕的景象。

博士官們固然是很用心的教導自己的弟子,恨不得將生平所學完全傳授,而弟子們也確實很用心在學習。

然而,教著教著,這些博士子弟,就慢慢的向學者方向轉變了。

他們學有所成後,也不願意當官了。

覺得官場太渾濁,我輩士人,還是應該保持自己的道德修養,不如歸去。

這個可怕的惡性循環在曾經的歷史上,困擾了漢室劉家幾十年,直到宣帝時期才通過擴大招生規模,增加博士子弟數量,解決了這個問題。

劉徹現在搞的太學,在某種意義上,也屬於變相的擴大招生規模。

諸博士的子弟,一下子就從平均每人兩三個猛增到了十幾個甚至幾十上百個的規模。

這就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假如只是幾個弟子,那博士自然會用心教導。

而且因為過去的博士弟子,都是太常優中選優,選了再選,直到所有方面都完全符合君子這個詞語的定義時才推薦給博士。

所以,博士們對自己的弟子也非常滿意,視為衣缽傳人。

如今,這弟子一下子滾雪球滾出幾倍甚至幾十倍。

博士們本來就年紀很大了。

哪怕是最年輕的六百石博士,也是起碼五十歲以上的長者。

他們完全沒有精力去悉心教導每一個弟子。

於是,劉徹就在這太學中,玩了個變相的改革。

即諸博士都有屬於自己的殿堂,每隔幾日,固定時間,公開講課。

所有學生,不拘是否是他的弟子,全部可以去旁聽。

博士們也可以選擇是否願意接受某人的拜師請求。

而學生們也可以通過旁聽諸子博士們的講課,來判定,到底誰講的東西更合自己的胃口。

所謂,老師選學生,學生也可以選老師嘛。

要民煮嘛。

這個模式,目前在太學推行的很順利。

博士們都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如此一來,即可以避免因為萬一要是收錯了弟子,結果這個家夥未來鬧出什麽麻煩,殃及師門,牽連同門,也可以從無數人之中,選出那些符合自己心意和要求的合適的衣缽傳人。

而學生們也覺得很不錯,除了太學規定的必須參修的幾門課程外,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自己想要去聽的人的課。

即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也能通過不斷的旁聽來選擇自己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學派。

甚至,有人開始雜修黃老儒法。

而且因為太學山長是田叔這樣的天下名士,備受尊崇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