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王牌對王牌(一)(第3/3頁)

這讓折蘭王感覺自己的臉火辣辣的疼。

這毫無疑問是對他和他的部族的挑釁與無視。

“單於都不敢只帶一萬騎,就與我折蘭勇士爭鋒!”折蘭王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但作為一個敏銳的獵手和經驗老到的統帥。

折蘭王深深明白一個道理——在草原上,狼群從來不會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偷襲牛群,豺狼和狐狸,更加不會在沒有掂量清楚自己的力量前,就去挑釁一頭威風凜凜的狼王。

假如他們這麽做了,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必勝!

同樣的道理,漢朝人不傻。

尤其是他們的高層。

折蘭王曾經聽自己的父祖輩說過一些漢朝將軍的故事。

知道,這些對手的可怕和棘手以及冷靜。

某些大將,甚至讓折蘭部族,都感到畏懼和尊敬。

譬如夏侯嬰、灌嬰、周勃還有魏尚。

於是,他擡起手,將馬刀回鞘,下令道:“勇士們,聽本王號令,整軍接陣,占據高地!”

於是,所有的折蘭騎兵,開始前進。

在前進的過程中,他們用無比熟練的騎術與彼此間親密無比的默契,在行進過程中,就完成了列陣。

所有的騎兵,以五百人一部,結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密集陣型。

這是草原上通用的騎兵沖鋒交戰陣型。

彼此采用一個密集的類似圓錐型的陣型。

這樣,當沖鋒開始時,整個騎兵方陣的氣勢和沖鋒的威懾力,就會在敵人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很少有人,能在這樣的沖鋒中,還能維持冷靜的心態。

膽小的敵人,甚至可能被直接嚇軟,癱瘓。

當然,這還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些小陣之間,緊密連接,形成了一個在戰場上的橢圓形的大陣。

外圍是六個奴隸戰團,中間是以折蘭本部的騎兵為主的戰團,而在核心地帶,作為箭頭的那些有甲的騎兵,則團結在折蘭王的大纛左右。

這樣的陣型,在行軍過程中,不怕來自任何方向的敵人,也能防禦來自任何方向的攻擊。

並且可以靈活調整,將中軍的箭頭對準自己的敵人。

有利於大軍的攻擊和防禦。

這些折蘭騎兵,極有紀律性和組織性的維持了這樣的一個陣型。

一聲不吭的默默前進。

然後,他們在前進了大約五裏後,停了下來。

因為,他們已經占據了一個高地。

說是高地,但其實是一個平原上的突出山丘地區。

山丘並不高,撐死了也就十幾米。

折蘭的騎兵,卻可以因此居高臨下,等待對面的漢軍接近。

“嗚!”蒼涼的號角聲,響徹天地。

折蘭人開始散開。

他們以這些山丘為中心,將整條戰線,拉成了一個東西長達五裏,南北寬約兩三裏的軍陣。

看上去可能很稀疏。

但,其實一點都不稀疏。

因為騎兵的速度很快。

敵人若要進攻,就要面對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攻擊。

而且,他們依舊是一個橢圓形的大陣。

每一個戰團之間的距離,都不遠,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快速的彼此呼應和支援。

遊牧部族雖然愚昧,沒有文化。

但打仗這種事情,在冷兵器時代,更多的還是以經驗和直覺為主。

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從小就開始騎在羊背上訓練了。

長大一些就會跟隨大人,外出打獵,再大一些就會開始從軍出戰,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他們的生活,就是一篇跟他人跟自然跟敵人搏鬥的詩篇。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他們並不需要學習什麽文化,自然而然就知道,對付自己的敵人,應該怎麽做。

也很清楚,在什麽樣的情況下,應該用什麽樣的應對方法。

折蘭王在一個較高的山丘上,立起自己的大纛。

然後,他策馬遠眺。

遠方的漢軍,自然也早就發現了他們。

同樣的開始列陣了。

一陣陣激揚的戰鼓聲隆隆傳來,一面面的令旗揮舞。

遠方的漢軍,用著讓人驚訝的熟練騎術和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在對面的平原上,擺開了一個讓折蘭王聞所未聞的大陣。